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371章 翻云覆雨 (第1/3页)
杜让能的话,并未能让李晔安心。李晔虽然深居宫中,也多少知道些这天下藩镇的情况。杜让能口中提到的那几个藩镇,和威胜军一样,分明是楚王张寻的党羽。怎么能指望这些人来保卫长安呢?莫非杜相公是糊涂了?
杜让能却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个时候,谁是忠谁是奸,就到了要见分晓的时候了。”
三月初十,奉召前来勤王的镇国军七千人到了长安城东郊,节度使韩建请求入城。守城的神策军不许。左神策中尉杨复恭命令镇国军绕城而过,立即进攻位于光化门外的叛军。韩建以旅途劳顿为由,请求暂在原地休整一日。杨复恭不答。
十一日,第二支勤王的藩军抵达长安附近。静难军节度使裴仲亲率骑兵五千到了中渭桥,扎营于渭河北岸。
“来得正好!不要让静难军渡河,命令他们收复咸阳,断掉叛军的后路!”
“杨公,此事恐怕不妥。”右神策大将军李鋋反对道:“静难军远道而来,按照规矩,本应由朝廷先拨粮草,再劳军犒师,方能命其作战。若少了这些,恐怕会让军士们寒心。”
“李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杨复恭知道李鋋和张寻之间交情不浅,因此对李鋋的话十分反感。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杨公提个醒。勿要给了藩军闹事的籍口。”李鋋一脸正色的说。
“呵呵!”杨复恭一声冷笑:“那正好!就让那些妖魔鬼怪全都给咱家现原形!正好一网打尽,省着再有人暗地里放箭!
静难军接到杨复恭的命令,果然并未执行。而是分别上书杨复恭和兵部,要求京师拨粮。直言将士们千里跋涉前来勤王,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
虽然众将都劝杨复恭多少给静难军拨一些粮草,可杨复恭就是不肯。他倒不是故意要与裴仲为难,长安的存粮也确实不多。他怕叛军围困日久,最终神策军会没有吃的,所以才固执己见。见杨复恭不首肯,兵部也不敢给静难军答复。见到合理要求被朝廷置之不理,静难军也就继续原地驻扎,拒绝执行杨复恭的命令。
接下来几日,又陆续有河中、定难、泾原、昭信等军抵达长安。渐渐对威胜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至少表面上看,局势已经朝着向朝廷有利的方向逆转了。只不过,诸军却都是按兵不动,没有一个主动向威胜军发起进攻的。这可愁坏了天子李晔,他亲自下诏,催促诸军速战。并给前来勤王的诸位藩帅全都加官进爵,重重赏赐。
河中节度使李暮自不必说,朝廷的诏书他连看都没看。可泾原、定难两军,面对天子诏书还是相当有压力的。这两军并非张寻嫡系,虽然也曾多次跟随张寻作战,但在地方上,两军的军政都是独立于邓州之外的。特别是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在夏州基本就是土皇帝一个。
拓跋思恭接到朝廷征召的命令时,本来还很犹豫要不要奉召。因为定难军刚刚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