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唐武宗之后? (第3/3页)
知情者十不存一。
所以李晔一听“夋山老人”这个名号,马上就联想到了“李峻”。“李隐”显然是一个化名。难道,李暮的父亲竟然就是李峻?这如果是真的,那么论起来,李暮还该管当今天子叫叔叔呢!
李晔自然不敢冒然认这个大侄子。他也不能治李暮一个冒充皇族之罪。毕竟人家父亲叫李隐。这一切联系,不过是李晔自己脑补出来的。
不过李晔还是顿时对李暮好感大增。他当即解下自己腰间一块龙凤玉牌,赠给了李暮。李暮千恩万谢,才消了一身冷汗。
功臣当然不只李暮一个,其余如韩建、白有庆、李鋋、裴仲、李茂贞、拓跋思恭等人亦是依次有赏。虽然静难、昭信、定难等军最后并未实际参战,但接到消息后都是第一时间前往救驾,也都算是有功。
另外,一切的肇始者褚良,也被皇上赦了罪,还因祸得福,被正式任命为威胜军节度使。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褚良是以讨伐杨复恭的名义起兵,如今杨复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褚良起兵的正确。所以褚良只能是有功无罪。
文臣方面,头功自然是以身殉国的宰相杜让能。不过人死不能复生,只能安慰一下生者。追封前宰相杜让能为“太子太师”,谥号“忠毅”,立祠祭祀。原来的第三宰相孔纬进位为首席宰相。宰相张浚因落入杨复恭之手,生死不知,是褒是贬还没法决定,遂先放下不管。内枢密使西门君遂则一步登天,顶替了杨复恭,成为左神策中尉,统领禁军。不过经杨复恭这么一折腾,神策军也已是元气大伤,剩余兵力不足两万。而且一场清除杨复恭余党的腥风血雨也迫在眉睫。估计待结束后,神策军也就所剩无几,必须重建了。
赏完功臣,就是惩治罪人。在孔纬等人的劝谏下,李晔并没有扩大打击面。凤翔节度使杨守立、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以及杨守厚、杨守贞等人都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只以杨复恭、杨守成、杨子斌等人为首恶。号召天下藩镇予以诛除。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李晔感到遗憾不已的事。
杨复恭在逃往凤翔的途中,竟然忽然改变主意,掉头向南逃往了兴元。而紧接着,凤翔节度使杨守立就公开与杨复恭划清界限,宣布效忠朝廷。事后朝廷才得知,原来凤翔节度使杨守立早就暗中计划好,打算等杨复恭一到凤翔,就大义灭亲。没想到却走漏了风声,让杨复恭逃了。
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却没有杨守立那般的识时务。他亲自领兵将杨复恭迎回了兴元府。与朝廷对抗之意昭然若揭。
仅仅过了一个月,朝廷就接到了楚王张寻的上书,要求出兵山南,彻底铲除杨复恭一党。张寻还主动请缨,请求皇上给他“山南西道招讨使”一职,让他亲自领兵讨伐杨复恭。
李晔觉得这是好事,当时就要准奏,却被宰相孔纬阻拦。
“圣上!万万不可让楚王讨伐山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