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韩建的小圈子 (第2/3页)
显现了出来。景福元年五月,张寻忽然接到朱朴的密信,说朝廷正在讨论让镇国军节度使韩建挂帅,讨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因为杨守亮多次拒绝将逆贼杨复恭交给朝廷,并且还停止了向朝廷输送贡赋。
这个消息可气坏了张寻。拒绝了他,却另任他人。这如果让天下人知道了,该会怎么想他张寻?皇上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他吗?
张寻立即给朱朴回信,让他尽可能在朝堂上发出反对的声音。同时注意韩建那边对此事到底是何态度。
其实张寻心里清楚,这多半又是孔纬的主意。朱朴刚刚进位宰相,说话的分量还不能同孔纬相比。所以朱朴多半难以阻止这件事情的通过。此时他更想知道的,是韩建到底会不会接受朝廷的这个委任。
华州,镇国军节度府。
韩建也听说了朝廷要让他挂帅讨伐杨守亮的消息。他心中是又惊又喜。却又迟迟不敢下决断。
他当然知道张寻之前被朝廷拒绝的事。所以如果他接受委任,无疑就会得罪张寻。而如果不接受,又会得罪天子。张寻和天子,究竟哪一个更可怕?说句实话,韩建此刻有点掂量不清。
在韩建心中,张寻是一个特别能打仗,会打仗,但又宽厚仁慈的统帅。因此韩建背靠张寻这棵大树,日子过得倒也舒心。用不着整日提心吊胆。而这,多少给他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张寻眼睛里能揉沙子。未必会跟他锱铢必较。
最终韩建决定先找几个人商量商量。他想评估一下,万一自己真的挂帅,能有多少帮手。
韩建分别给昭信军节度使李茂贞、凤翔节度使杨守立写了信,探听二人的口风。结果出乎意料的,两个人都明确表态,只要朝廷下诏讨伐杨守亮,他们将义不容辞出兵助剿。
不管李茂贞和杨守立两人说的是不是真心话,总之是给韩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韩建心里盘算,如果有昭信、凤翔两军支援,他最少能纠集起一支万人以上的大军来进攻兴元府。到时候再修书一封送往成都,让刚刚平定了西川的节度使王建配合作战,同时在南面进攻阆州、龙剑等地,大事不愁不定。
他自信凭自己和王建当年在忠武八都时攒下的交情,王建不可能拒绝。何况这事本身也符合王建的利益。韩建早就看出,王建志向不小,早晚两川都会落入王建之手。
景福元年七月,朝廷正式下诏,任命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为山南西道招讨使,昭信军节度使李茂贞为招讨副使,凤翔节度使杨守立为行军司马,命令三镇兵马即日起兵,讨伐山南西道节度使节度使杨守亮。
韩建没有立即接旨,但也没有拒绝。他只是对中使说,建议秋收之后,粮草足备之时再进兵,希望中使能把他的意见转达给朝廷。
实则韩建是一招缓兵之计。他要利用这个时间,试探一下张寻对于此事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