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潞州旧友赵东阳 (第2/3页)
匡威还是领军一路到了镇州城下。显然,就是来朝王镕要酬劳来了。王镕亲自宴请三军,又大肆赏赐,才将卢龙军打发了回去。
看着大把的钱粮被卢龙军搬走,王镕说不心疼那是假话。只不过他也没有别的办法。舍不得出钱,丢掉祖宗基业倒还其次,他小命都未必能保住。所以他也只能忍痛出血。
但这一回,王镕实在有些肉疼了。因为卢龙军刚走,昭义军又来了。而王镕,已经拿不出太多钱来了。
王镕手中的信件,正是赵州刺史传回的急报。一万昭义军已经穿过了赵州州境,就要进入镇州了。
王镕略带嗔怒的对身边的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说道:“都是先生出的好主意!”
那儒生名叫周式,乃是成德军的判官,为人能言善辩,善于谋划,是王镕的首席智囊。这次河东军大兵压境,就是周式出的主意,让王镕同时向李匡威、朱温和赵东阳求援。最后虽然朱温没派兵来,另外两人却是都来了。
周式道:“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也不能每次都把宝压在李匡威的身上不是。万一哪天李匡威不来了,咱们不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嘛。”
“理倒是这个理,可攒了一年的钱粮,都给了李匡威了。咱又拿什么打发赵东阳呢?”
“属下倒是有一个办法。”
赵东阳领军行至栾城,距离镇州还有四十余里,忽然接到王镕的一封书信。信中写道:“常言道,无功不受禄。素闻将军乃重义轻利之士,若不能刃河东一人,便食镇州之粟,私为将军不安。恰有一支河东军退至天长镇,盘踞不去。请将军讨之,镕已备下金帛。待将军凯旋之日,定当奉上。”
赵东阳看完信一声冷笑:“王镕啊王镕,你想得倒是挺美。”说罢下令,让全军继续向镇州前进。
王镕见周式的激将法不管用,对方脸皮之厚超出想象。遂又向周式问计。周式沉吟良久,无奈道:“属下只有亲自走一遭了。”
周式迎上昭义军时,赵东阳已经到了石邑。周式一见面就哭穷,说镇州被围日久,钱粮已经用尽。希望昭义军能体谅镇州的难处,暂且记下这笔账,收兵回去。
赵东阳笑道:“事儿没有这么办的吧?着急的时候就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人家来,如今危险过去了,就想巧使唤人,一毛都不拔了?难道我昭义军这一万人,是吃着土一路走过来的吗?”
“将军勿要动气。这事儿确实是我们的不是。之前许给将军的数目,我们也认账。只是暂时实在是拿不出。还请将军宽限些时日。”
“诺大的成德军,拿不出那几万贯钱,鬼才信!你不要跟我废话,我去找王镕去说。”
任周式磨破了嘴皮,赵东阳只是不肯松口,务必要去镇州讨钱。只不过也给了周式一点面子,同意少要五万,只要金帛十五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