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潞州旧友赵东阳 (第3/3页)
即可。周式无奈,只能回去复命。
遇到赵东阳这个认钱不认人的主儿,王镕也只能认倒霉。他只得在各州县凑了一凑,齐了十万贯铜钱,其余的折价为粮草,差人运往昭义军中。
此时昭义军已经驻扎在了镇州城南十里处的滹沱河南岸,与州城只有一水之隔。赵东阳接收了钱粮,为了表示感谢,执意要宴请王镕。王镕不敢赴宴,只说理应他尽地主之谊,也要在北岸宴请赵东阳。没想到赵东阳欣然赴约。
两个藩帅相见,相谈甚欢。席间说起了当日河东军解围之时的蹊跷之处,赵东阳才知道原来是河东军的李存孝和李存信两人起了内讧,才自动解围。
“贤弟可知这件事上的是非曲直?李存孝和李存信两人,究竟谁会被李克用惩罚?”
王镕卖弄道:“自然是李存孝。”
“何以见得?”
“因为李存孝自从撤军之后,就没敢回晋阳。他击破了天长军,如今正盘踞在天长镇呢!”
辞别了王镕,赵东阳一路都在琢磨着天长镇的李存孝。他依稀记得,当初张寻给他讲过,历史上的李存孝最后就是因为与李存信不睦,最终背叛了李克用,以邢洺磁三州回归朝廷。后来李克用亲率大军讨伐李存孝。李存孝抵挡不过,选择投降。最后被以车裂之刑处死。河东第一名将就此陨落。
看来,李存孝的悲惨命运仍然没有改变啊!赵东阳不禁心生一股怜惜之意。正所谓英雄惜英雄。想当初在潞州时,赵东阳屡次为李存孝所败。使他暗地里将李存孝视为自己的唯一对手。没想到,转眼间一代名将就成了丧家之犬,只能在一座小城里苟延残喘。
一回到军中,赵东阳就喊来王檀,吩咐道:“分出五百石粮食,一万贯钱,差人运去天长镇。”
王檀虽然觉得蹊跷,却也不敢发问。
天长镇。
李存孝自从夺得天长,就整日提心吊胆。既担心王镕来收复失地,更怕李克用来找他算账。而更让他发愁的是,粮食就快要吃光了。这次出征的饷银也没有发放,李存孝也无力发放,遂有不少军士开了小差。才短短几天,李存孝麾下的八千人,就只剩下不足六千了。再这样下去,不用别人来打,李存孝自己就会撑不住了。
“将军!大喜呀将军!”忽然薛阿檀大呼小叫的跑了进来,“有粮了!咱们有粮了!”
“怎么回事?!”李存孝顿时两眼放光,“说清楚点!是从哪劫来的粮草?”
薛阿檀笑道:“不是劫来的,是人家主动送上门来的。”
李存孝一听奇了怪,谁会主动送粮给我?难道我人缘还这么好吗?
没等李存孝发问,薛阿檀先递上来一封信。说是信,其实不过是一张字条,上面只写着几个字:“潞州旧友赵东阳敬赠。”
“竟然是他?”李存孝满腹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