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谢谢哥哥 (第3/3页)
会,才说道:“恭王爷的奏请合情合理,陛下如果不允,到时边地倘若真的爆发疫病,只怕……”
御史台的折子能把景帝给淹死。
可是明眼人一看,景帝根本不那么情愿拨物资给恭王。
景帝神色沉沉,淡淡道:“恭王这些年将边地经营的不错,听说如今边地是只知恭王,而不知朕了。”
这就是景帝的心结了。
恭王当初在京中声望渐盛,他为人亲切随和,待人处事也是极受推崇,与王宫朝臣相交甚厚,又聪明能干,有德有才,众朝臣提到恭王,无不交口称赞。声望竟日渐盖过了景帝,太后一派更是频频与恭王接触,这令景帝无法忍受。
终于逮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处,将恭王发配去了边地。
谁知恭王到了边地,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深得边地将士的拥戴,边地百姓也对他爱戴有加。
倘若再过个一二十年,景帝定然会十分欣慰有这么能干出息的儿子,然而现在,景帝不会喜欢比自己还能干还有威望的儿子。
“许卿可有什么良策?”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清楚,景帝相信许慎明白他的意思。
许慎的确明白,景帝不是不肯给那些物资,他只是不肯白白给了那些物资,最后那好还要着落在恭王身上。
“此事倒也不难。”许慎想了想,道:“陛下可命钦差护送太医,押送物资前往边地。务必要让边地的百姓与将士知道,这是陛下的恩赐。”
景帝要的,不过就是边关的将士和百姓不独独只知恭王,更要知道他这个景帝。
景帝神色稍缓,点头笑了笑:“许卿所言甚得朕意。那依许卿所言,让谁领这个差事能让朕满意?”
许慎忙起身,弯腰禀道:“微臣在此事上头有私心,此事陛下还是不要问微臣了。”
景帝眉头一挑,“爱卿这是何意?”
许慎敛衣跪下来,苦笑一声:“我那小妹甚是顽劣,微臣便将她送到别院,期望能熬一熬她的性子。谁想到她却一天到晚的惹事——”
将温香应承庆王妃要去庆王府帮她调教刁奴的事说了出来,“……微臣方才听说后,正要训斥她一顿,谁知她却振振有词说,人无信而不立,她已经答应了庆王妃,又怎么能失信于人?微臣想着,庆王爷如何能允许她在庆王府里兴风作浪,说不得到时候还要得罪庆王爷。但怎么劝说她也不肯听——”
说着,他将头深深地拜了下去:“微臣方才听陛下所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庆王爷,因此,这是微臣的私心,还请陛下责罚!”
景帝听着,面上神色几番变化。最后化作一声长叹:“这庆王妃竟是如此不当事!当初朕就不同意他娶一个江湖门派的女儿为王妃,他苦求于朕。朕想着,民间都有再嫁由己的说法,他要再娶,也就由着他了,谁知道竟娶进来这样一个……连王府事务都打理不好的。倒是叫许卿笑话了。”
许慎连忙道:“微臣不敢。”
其实景帝嘴上说着庆王的不是,心里对庆王以及庆王府的乱象却是满意的。庆王这个儿子名望虽不及恭王,但恭王自去了边地之后,就显出了庆王来。
而庆王又是太后一派极力扶持的,虽然太后一派大力扶持庆王,但庆王不论所作所为,俱都不会对景帝有任何隐瞒,包括私底下太后一派对庆王说过的话,庆王也会一字不落的告诉景帝。尤其曲氏死后,庆王求娶一个江湖门派的女儿做王妃,完全杜绝与其他权臣望族结亲的可能,这一举动让景帝更是满意,因此,甚至默许了庆王与太后一派的亲近。
而庆王连自家后院的事情都处理不好,这就让景帝更满意了——这样一个处处都有毛病的儿子,当然比一个事事完美的儿子要得他青眼得多。
“你想着让庆王离京,你那妹妹在庆王府也能安全些。只是这事不妥——”景帝说着站起身,负手走到许慎身边,将他扶了起来:“过不了多久中山国的使臣就要到京都了,朕想着让庆王接待使臣。去边地的话,就让锦王跑一趟吧。”
许慎顺势站起身来,“陛下英明,是微臣所想不周,差点误了陛下的大事。”
锦王一向嫉妒恭王,定然会很乐意去往边地,好好弘扬景帝的威名,说不得还要顺势踩恭王几脚。
这人选跟许慎一开始所想并没有出入,的确,再没有比锦王更合适的人选了。
如此,也省得他一天到晚惦记着香香。
“人无完人,你这也是为了胞妹才会如此。不过那庆王府,是该好好整顿整顿了,让你那妹妹去试试也无妨。”
许慎将这事在景帝这里过了明路,闻言自然又对景帝感恩戴德了一番。
解决了难题,景帝心情甚是舒畅:“对了,你那妹妹年纪不小了吧,可定了人家?”
许慎心中一紧,面上却是不慌不忙,“小妹自来身子骨弱,一年里头倒有八九个月是躺在床上养着的,因此家里人才对她娇惯了些,不想倒给她惯出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来。因她体弱,又娇蛮的厉害,家中还未给她定亲,也是想着让她在家里再养养。微臣就这么一个妹妹,这未来的妹夫,总要多看看才好。”
景帝听得哈哈大笑:“你这操心的劲头,都快赶上别人家中当爹的了。”
“家父去得早,长兄如父,微臣可不就得多操心些了。”许慎无可奈何的说道。
“原本朕还想着,若你家妹妹没定亲,朕这里倒是有个好人选,听你这么一说,朕倒是不好说了。”景帝轻松地说着笑:“许卿也不问问朕,朕这里的好人选是谁?”
许慎心头又是一紧:“若当真是好人选,微臣还要叩请陛下为妹妹赐婚。不知陛下所说的好人选是哪家的公子?”
景帝就笑道:“许卿看朕那不肖侄儿南州如何?”
许慎面色大变。
景帝便又笑了起来:“罢罢罢,看你这脸色难看的。朕也不为难你了,这事只当朕没提过。”
许慎立刻跪下谢恩:“陛下英明,微臣多谢陛下!”
“瞧把你吓得。”景帝心情十分愉悦,不过笑完了又是一叹:“今早御史台参他的事儿你如何看?”
“虽说宋世子接管武骧营之后并未有所作为,不过微臣也听说,这两日武骧营也并未闹出什么事儿来。”许慎定了定神,这才说道:“当初陛下启用宋世子,并非让宋世子能如其他营的指挥史一般整顿军务,而是为了让他管束住东骏王世子一众人等。宋世子在军务上头是玩忽职守了些,不过东骏王世子等人,似乎也并未闹出乱子来,可见陛下的用人之道。”
景帝就笑了起来:“不错。朕当然没指望那小子能干出什么正经事来,他只要把武骧营里那群混小子给朕管住了,不让他们给朕添堵,就算他立了功。”
“话虽如此,不过在其位当谋其政,倘若宋世子能让武骧营的面貌有所改变,想必御史台那些大人也就不会再盯着他了。”许慎似不经意的说道。
景帝微一沉吟,点头道:“许卿言之有理——来人,宣武骧营指挥史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