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下流 (第2/3页)
太妃和离的事情,还有许晗的身世问题,就这样传开了,被有心人口耳相传,添油加醋后就变得越发有鼻子有眼。
大理寺卿满脸的同情看向那两个年轻人,这两家好死不死地招惹镇北王府做什么?更何况,人家是金吾卫的同知。
金吾卫是皇帝的十二亲卫之一,里头更是权贵子弟云集,当初许晗威震金吾卫校场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你惹了这样一个人,还不如捅了个巨大的马蜂窝。这真是坑爹的好儿子啊。
他想了一下,问道,
“你们这是构陷皇亲国戚,还有朝廷命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既你们说是一个贵家子弟和你们说起的,那么,那个贵家子弟是谁?”
两个年轻人看了眼许晗,再看了眼萧徴,“是五皇子府长史的公子……”
大理寺卿一脸懵了,竟牵连到了皇子身上……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又只是一个长史的公子,大理寺卿当即派人去将五皇子府的长史与其子请过来。
“不忙。”徐氏打断了大理寺卿的话。
徐氏就看了那两个年轻人一眼,笑着道,“我相信这事有五皇子府长史公子的手脚,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她顿了顿,道,
“大人定然是不明白的,还是由我来细说吧!”
后面一通长篇,徐氏先缓了口气,事无巨细,一股脑儿的往外道,
“我儿下江南的时候,差点在船上被烧死,若非天佑我儿,我儿大约就要化成灰烬撒在运河上了。”
从知道许晗遇险的那天开始,徐氏心里就非常的后悔,到城外庄子安顿好后,她就派了郭寻带着人去查许晗遇险的事情。
她心里是真的害怕,心里又有些后悔,如果晗儿是个小娇娘,怎么会碰到这些事情?
只见她从袖袋里抽出一卷东西,展开后,里头有一张一万两银子的泰和钱庄的银票。
只是众人都不明白,不过是一张银票而已能证明什么?证明了又怎么样?
就算人证物证摆在面前,就算铁证如山,还有一张红口白牙,说不人就不认。
“大人可能没做过外任,可能不太懂得这里头的奥秘。”
徐氏把银票拍在大理寺卿面前的桌子上,缓缓道,
“这张银票,是蜀地的客商向天地门倾售苗寨的药材时,天地门兑付的银票。”
大理寺卿顿时被激出一身的冷汗。
蜀地的天地门,这是个什么组织?前朝是陈家皇朝的时候,天地门想要推翻陈氏皇朝,现在是柴氏天下,这个天地门又想要推翻柴氏王朝。
这就是一个想要推翻皇家继承制,重现禅让制的一个组织。
说的直白点,就是一个以造反为己任的组织。
从前朝到如今,一直都没清缴干净,这也是为何蜀地会有一个徐王府,又有一个镇边将军的原因。
不仅仅是为了互相制衡,更是为了清缴天地门。
如今江山稳固,天地门的势力被打压的一直不能成事,但这并不妨碍这股势力到处煽风点火,那一边要有了动荡,这个门派就会派人过去,煽风点火,或者和新起来的势力成为一伙,相辅相成,翻江倒海。
说到底,造反是天下最大的买卖,就算没成功,一个地方大乱,趁机烧杀抢掠,到处都是利益。
可现在,这个银票是从天地门里流出来的。
徐氏冷笑道,
“这个天下说大是大,说小是小,作为朝廷命官,领了帝王的旨意,去江南赈济,我儿又惹了谁?让他们照杀不误,全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在道上,接这种买卖的也没有几家。”
旁听的人,大家都竖着耳朵想听徐氏说说这银票到底是哪家流出去的。
只是,徐氏并没有如他们的愿,继续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银票进了天地门,天地门又流传出去,绝对不止这一张银票。”
“道上的人道义比天大,绝不会张口卖了雇主,只是人走留痕,这有主的银票就是痕迹,我不过是查到了意思蛛丝马迹,大人可以再往下深查,定然能查到更多的东西。”
徐氏冷着脸,眸中射出寒光,
“到底是谁,资助了叛乱和朝廷作对?又是谁枉顾黎民百姓,谋杀钦差大臣?”
徐氏一句冤未说,一句苦未诉,她只是把许晗的遭遇摆了出来,把那张银票摆了出来。
各大钱庄票号,每兑换一张银票都是有记录的,只要将这张银票放到泰和钱庄去一查,就能知道是哪家流出去的。
更何况,徐氏能将银票拿出来做证据,必然是已经查清楚到底是哪家流出去的。
果然,就见她又抽出一本账册,翻到其中一页,将账册对着众人,上头明确写了,五皇子府长史在什么时间用一些小额银票兑换了一万两整的银票,银票的票号和账册上记录的票号是对的上号的。
天地门!
大理寺卿捂着额头,头疼欲裂。
徐氏还没有放过他,而是继续道,
“今日能找天地门杀我儿,明日是不是就要将天地门的人引入京城,到时皇宫里的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