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争吵 (第2/3页)
相信你,可天下百姓不会。”
“三皇子一系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来攻歼我,你养父母一家,只有一个死。至于你……“
太子看了看太子妃,再目光停留在她的肚腹上,其实她也很无辜啊……
太子心中忽然蹦出了这么个想法来,只是,无辜那也要为做下的事情负责,就是他,也难逃追责。
这么大一个把柄,如果换成他,也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个能让他失去民心的机会。
对于太子妃娘家做的事,就算太子妃毫不知情,可没人会相信太子妃是无辜的。
所谓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大抵就是如此。
……
对于杀婴案,在查出元凶,又卖了人情给太子之后,又听说太子妃因为知道娘家做下这样败德的事情,晕死过去,刚怀上的胎儿也小产了。
许晗出门的时候,发现不少百姓议论此事,相信太子妃不知情的人多了,同情之余,是对太子妃的娘家口诛笔伐。
不过也有那些嚼舌头根的人,不相信太子妃不知情的人也不少,说什么难听的都有。
鉴于这个案子的恶劣影响,审判的速度极快,郑夫人和她的那些帮手都被判了斩立决,还有那个挂单的和尚,虽说已经离开福宁寺,但官府发下海捕文书,捉拿归案,一旦归案,将会被五马分尸。
这件事终究让人心有余悸,朝廷开始对那些要出家的人发放度牒那是更加的严格起来。
七星楼的雅间里,许晗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青山,并没什么欣赏的心情。
“还在想太子妃和杀婴案的事?”萧徴无奈的站在她的身边。
许晗点点头,侧过脸去看萧徴,
“太子妃这个人,我还是有些喜欢的,从前去宫里,因为安平的原因,她对我是多有维护。安平也听太子妃的。”
萧徴关起窗,拉着她走到桌边,倒了一杯茶退给她,
“你是相信她是无辜的吗?那些百姓不相信她也很正常,作为外人,没有必须相信她的义务。”
“只是,那个孩子终究来的不是时候,为了将来,太子夫妇只能是让他小产了。”
许晗默然,半响后茫然道,
“太子妃不被人信任,就如同我们家从前一样。”
“霍家为了东元百姓,用鲜血去守护他们的国门,可一旦出了点差错,就被百姓们唾弃。”
萧徴望着她,抚了抚她眉间皱起,摇头道,
“不是的,并不是所有百姓都如此的,也有好的,不信,你现在去下头随便拦一个人下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许晗失笑,叹了口气,“听说有御史对太子妃娘家杀婴案不依不饶,告到御前去了,要求陛下降罪太子。”
“陛下叫来太子后,好像两人还吵架了。”
“这件事被封锁的严密,但难免有宫人亲眼见到而传出来,我这个消息也是从金吾卫那里打听到的。”
萧徴皱了皱眉头,三皇子一系确实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只盼望这一次,太子能够化险为夷。
他的手在桌上敲了敲,道,
“陛下虽说扶持三皇子和太子打擂台,其实说起来不一定是不喜欢太子,也许三皇子不过是陛下给太子设的一个磨刀石呢?”
“如果太子能够顺利登机,仁爱天下,自然是比其他的人上位要好。”
他的君子气度不是假的,和太子妃的恩爱也不是假的,行事无论如何都有着原则,就算是被三皇子一系逼上绝路,深陷逆境,也不曾暗地里做下过什么下三滥的勾当。
太子妃也许可能逃不过这件事情的责罚,可太子,那些朝臣大部分是不相信他会这么做的。
因为太子给人的感觉太好了。
所以,在御史弹劾太子一次又一次之后,很多的官员给太子说清,折子堆了皇帝一案头。
同一时刻,太子忽然有种满世界灰暗的感觉。
固然太子妃娘家做的事情丧尽天良,可没想到他们竟然把套往更深的地方下了。
这么深,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太子站在皇帝面前,眼神不闪不避,定定回望皇帝,
“太子妃嫁入皇家,那就是皇家的人,她有错,可既然已经去了静台寺,那就一直去的。”
“更何况,此事传出去,多了,总是对宗室名声不利。
皇帝坐在御案上头,眼神凌厉,举高临下的看着太子。
边上的御史见状,顿时跪了下去,慷慨激昂的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疼惜妻子情有可原,可是太子妃娘家做下那样的事情,人证物证具在,如果不按律处置,恐怕将有损皇家威严,”
还请陛下给百姓一个公道,给那些枉死的人一个交代。“
那御史膝行了两步,大声道,“东元朝律法是我朝尊严体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妃娘家做的事情,太子妃其罪难恕,如果不从严处置,难以服天下啊。”
皇帝眯眼看着那御史,面部肌肉抖了抖,
“那你们想如何?”
“她肚中的胎儿已经没有,她的人已经去了静台寺,你们想如何?杀了她?”
“皇上!”那御史果真是个铮铮铁骨,闻言并未有任何的退缩,而是直起身子,挺直背脊,
“太子妃虽是皇家人,可难道说普天之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就不是您的子民?”
“现在那么多的人死在太子妃娘家人手中,难道他们就不是命了么?”
“皇上,还请体恤体恤您的子民吧。”
太子脸上寒意如冰,咬牙凝望着那御史,
“太子妃对那些事情一无所知,她已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你们何必咄咄逼人,一定要置太子妃于死地。”
“按照你们说的,太子妃的娘家做下的事情,太子妃要负责到底,那太子妃是孤的妻子,和孤是一体的。”
“那么,孤是不是也死谢天下?”
御史面对这样的质问,说不出话来。
就算他打压太子妃,揪住太子妃不放,就是为了让太子失去脸面,可让他真的说出来,那他也没那个胆。
皇帝看向太子,目光陡然变得深邃,“这是你该说的话么?”
他斥责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