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功劳 (第2/3页)
原,是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的仗了。
许晗本想睡一个回笼觉的,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想想萧徴应该也没吃。
于是将许昭送来的吃食分了一半,推到萧徴的面前。
萧徴本来不饿的,还想让许晗都吃了,眼角余光瞄到许昭后,眼珠一转,愉快的伸手接过,愉快的吃了起来。
果然,在晗晗心里还是他更重要。
许昭,“……”
好气啊!
许晗才将将填饱肚子,外头魏廷就来禀报说是主帐那边许均让过去商讨事情。
这一仗过后,草原上巴图的统一大约将会出现大大的裂痕,雄鹰部临阵退兵,这就是和巴图撕破了脸皮。
到时候他们回到草原,王庭将会迎来新一次的分裂。
巴图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才统一草原,做上汗王,定然不会轻易的放弃。
而巴泰这边,就算昨夜已经突围出去,可他能不能安然回到王庭,就要看他的本事和运道了。
没有敖康和巴泰的巴图,能不能统一王庭,又需要花多少时间,更是个未知数。
许均叫许晗他们过去,是为了说一说如何和朝廷上请功的折子。
“许伯父,这一仗我的功劳,都给小王爷吧。”萧徴听了许均的话后,立刻接过话头。
许均愣了一下,“为什么?”
萧徴笑道,
“我本是押粮官员,早就应该和其他人一起回京,现在擅自做主留下来,想来京中陛下定然不高兴。“
“就把我的功劳给小王爷,她不容易。”
“虽说许伯父没事,可战场上射杀亲父,这个名声终究是不好,她需要更多的功劳盖过这个不好的名声。”
还有一点萧徴不好当众说出。
许晗的身份是个硬伤,又有箭射亲父的名头,她需要很多很多的功劳才能在将来事发的时候有更多的保命符。
至于他,还是做他那个世人眼中的纨绔吧。
既然这是祖父祖母的心愿,同样也是姨母的心愿,那他就继续做下去。
等到回京,对于他为什么留在边关,回答太简单了。
因为他过惯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想在边关体验体验。
许均见萧徴仿佛有未尽之言,再想到那天和许晗的对话,心头又有些感慨。
这个萧世子!
说完了萧徴,再说到徐修彦。
“此战徐大人居功至伟。”许均说道。
徐修彦闻言淡声道,
“这些不过是为臣的本分,如果真的要算功劳,同萧世子一样,给小王爷吧。”
他顿了下,又道,“或者其他的将领和士兵均可。”
其他几个将领对视一眼,说不出话来。
今儿这是怎么了?一个个拼命的把功劳往外推。
萧徴看着徐修彦玩味地道,
“徐大人一个书生,千里迢迢来到边关,难道不是来镀金的?”
徐修彦理了理自己的袖口,说出来的话却锋芒暗藏,
“萧世子一个浪荡子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我如何行事有我的理由,轮不到别人来置噱,至于这功劳,只要我做了,我问心无愧,就好。”
萧徴听了徐修彦这么欠教训的话,玩笑道,
“徐大人行事如此竟然还能安安稳稳地活道现在,也算是命大了。”
刚刚他那句不容置喙可是将在座所有的人都包涵了进去。
徐修彦挑眉,“世子何不将耍嘴皮子的功夫用到正事上?”
萧徴淡淡一笑,“本世子无须徐大人费心。”
许均有些头疼,这两个人,一个阁老之子,一个陛下跟前的红人,不,可以说徐修彦同样是陛下跟前的红人。
谁能想到徐修彦来边关竟然是讨了圣旨来的。
那张圣旨还是刚刚徐修彦给他看了,他才知道,他竟然是来做监军的。
可哪一个监军,是如他这样住大通铺,上场杀敌的。
对于萧徴和徐修彦推脱不要功劳,许均也有些头痛,看来这是讨论不下去了。
当即,他挥挥手,“既然你们都不要功劳,那先说说其他的人吧。”
“对于许晗射了我一箭这事,自古忠孝不得两全,就算我没有活下来,那也是殊荣。”
“青山处处埋忠骨,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让她射我一箭。”
他捏了捏拳头,有些哽咽地说道,
“东元那么多人家破人亡,这一次,大家保护了无数人的家园,身为东元的守护者,不管是我,还是许晗都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众将领和许均同生共死,从未见过许均落泪,顿时心有戚戚焉。
同时他们心头对许均和许晗两人更加的敬佩。
商讨好其他人的各项事宜后,帐子里的人都退了出去。
只留下许昭和许均。
“父亲,为何你要把首功给徐修彦?”
许均疲惫的捏了捏眉心,道,
“不管这个徐大人是因为什么来边疆,可他是个聪明人。”
“他一个探花郎,先进翰林,然后去江南,再到当初私铸铜钱案,哪一件事情没有他的影子?”
“人人都说徐阁老是奸臣,因为是他让霍家背上罪名,可是,三皇子都被贬为庶人了,徐阁老除了在家中养老,还有什么损伤吗?就连首辅的位置,都还在他的头上。”
“要知道,当初可是他一力将霍家置于死地的!那霍家可还是他们家的世交!”
他叹了口气,“昭儿,你心思敏捷,当初许城让你在文官的路上走,其实是没错的。”
“你看,徐修彦将功劳推给了晗晗,就是在表态,这里是边关,是我们的地盘,武将和武将总是心心相惜的,如果黑心起来,把他弄死了,为霍家报仇,再报一个战死,谁能知道真相?”
“他把这功劳推了,众位将领只会觉得他大公无私。”
“这点,你应该想到的,你说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成见?才会想歪了?”
许昭垂下眼眸,他当然想到父亲说的这些,只是,他一想到徐修彦来边疆的目的不简单,甚至是对着晗晗来的时候,就看他不顺眼。
自己家地里的白菜好好的,就有那么多猪想来拱,真是太糟心了啊。
只是他又不能把这种只凭感觉得来的讯息告诉许均。
“我把首功给了徐修彦,不管他要不要……算了,我还是直接跟你说吧,徐修彦手里拿着监军的圣旨。”
“如果我们想要顺利出兵草原,就要他在里头调停。”
“不管是用他自己的人脉,还是徐阁老的人脉,反正今日结了善缘,将来也好行事。”
“皇权至上,不管文臣还是武将,说来说去,不过信任二字,帝王肯信任我们,我们自然就屹立不倒。
不肯信任,做得再好,转眼风流云散。”
就好比霍家。
这样一说,许昭又是细细的品了一番,道,
“父亲,如今你的身体也好了,晗晗在军营总是多有不便,我前些时日已经去信给母亲,让她把晗晗惯用的丫鬟给送到这里来,要不,你和晗晗一道回到王府去住吧。”
许晗去城里的王府住许均是很赞同的。
这个女儿,终究是亏欠她了。
至于他自己,还是住在军营里的好,更何况接下来出兵草原的事情要做很多的安排。
最终,许均上报朝廷的折子里,先是自己请罪,因为疏忽,差点造成许家军的覆灭。
至于萧徴和徐修彦的功劳,他没增一分,更没减一分,只是如实的将事实写在了折子里。
皇帝看了如何的想,就不在许均的范畴了。
……
三月,冰雪消融,粮草准备齐全,是出征的好时机。
许晗没有跟着出征,她倒是想去,但许均是坚决不同意,萧徴也不同意。
她站在城墙上,目送萧徴,许昭还有霍七出征。
人头攒动中,她看到萧徴穿着银色盔甲,身姿挺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