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寄信的驿站 (第2/3页)
般的普通人家,压根就没有这个财力,想要寄信收信难度太大。就像之前袁大夫被发配出去,之后又被释放回来一样。当时他身上没有半点银钱,压根就没有办法寄信,所以差点死在路上都没有人知道。
虽说这个时代并非人人都会认字,但是村里和镇上总有识字先生,如果开设一个专门送信的驿站,就像是十九二十世纪的邮局那样,相信应该会有不少人都会尝试用吧。
江溪想了想,觉得这个想法可行性还挺大。不管是村子还是镇上,许多人家里的男人或者是儿子,都去了县城那边干活。有的为了省钱,半年也不见得能回来一次,如果有这个一个驿站,那么不管是在外干活的人,还是在家里期盼着他们消息的人,肯定都会选择寄信这个方法寄托思念。
江溪又想了一下,要不然干脆请两个会认字的先生,负责在驿站那边,专门给不会认字的人写信和念信,这样就不用担心那些不会认字的人不能用了。
江溪很快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李氏和秦浩,正好明天就是八月中秋节,李家的人都在这边,江溪的两个舅舅一听,顿时就开口道:“这个主意好啊,你都不知道,就我们村里,都有好些人在县城那边帮人干活的,真的是一年都回来不到几次。家里人想要去看看,可又怕浪费钱,只能挂念着。要是有了你说的驿站,能帮人写信寄信看信,那真是解决了好多人的烦恼。”
秦浩也点点头,说道:“溪儿你这个想法是不错的,这八月一过就到了九九重阳,到时候也是一个寄信的好日子。如果要办的话,就尽快。”
九九重阳,这个节日或许在二十一时机不重要,可在这个年代却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尤其对于老人来说,都希望在这一天看到儿孙都在跟前。如果不能看到人,看到信、知道消息也是十分欣慰的。
“溪儿,浩儿,我觉得,咱们既然要做这件事,就不能朝着赚钱这方面去想。”李氏沉默半天之后,突然开口,“咱们家现在已经有用不完的钱了,也不在乎这一点了。我以前都听到你们读书说,穷什么其身,达什么天下的。”
“娘,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唉,这些文绉绉的句子我也不懂,但大体意思娘还是清楚的,就是说人有了钱之后不能忘本,要时刻记得去帮助别人对不对?”
江溪和秦浩对视一眼,其实,也是可以这么理解的。
见他们没有异议,李氏就再次开口道:“咱们家现在也不缺那个钱了,我就想着,只要咱们不亏本,那就尽量少收一些钱,争取让他们人人都能寄信。”
“这个想法好。”李老爷子走了出来,他刚刚看完老太太,江溪姥姥的身子恢复得很快,只是因为大家都担心她的缘故,所以现在还不让她下床。
“我听说你们在省城那边也开仓赈灾,还有前年,溪儿不也去救了水灾的?这善事一直行下去,总是会有好报的。前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