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改革的契机 (第2/3页)
久之后,张韬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随即站起身来,来到徐天的面前,郑重其事的对着徐天抱拳一拜。
“在下愿为大王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快起来!”徐天也坐了起来,对着张韬示意道…
…
被送出皇宫的诸葛亮兄弟二人,各自以极快的速度回到了驿馆之中,简单的收拾了一番之后,几乎同时向城外而去。
“军师,我们为何也要急着离开?”
将包袱放在马背上,赵云不解的看着诸葛亮问道。
“你为何要说也?”诸葛亮反问了一句。
“这楚王针对的,不就是子瑜先生吗?
咱们不同啊,从一开始,咱们就撤出了兵力。
如今的襄阳城,只有咱们两人而已。
首先对他们够不成威胁,再有这也表明了咱们的态度!
而且,我看他对我们挺满意的!”
对于赵云的解释,诸葛亮轻笑着摇了摇头。
“走吧!我还想和兄长道个别!”
说完之后,便翻身上马率先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这到底什么意思?”赵云摩挲着下巴,思索了片刻,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上马飞奔着追随而去…
…
“你知道,我为何要将你留在这里吗?”
大殿内,徐天再次依靠在阶梯之上,让自己的身体处在一个极为舒适位置上,看着张韬说道。
“请大王明示!”
“这样吧,我问你个问题吧,对于人性,无论是从你的学说,还是你个人的思想,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徐天说完之后,便不再开口,静的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他也不着急,对于这种关键的讨论,徐天显得非常的有耐心。
他也相信,偏向于法家思想的张韬,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许久之后,沉默的张韬轻咳一声,缓缓开口说道。
“大王可听说过,楚成王的故事?”
说完之后,也不待徐天回答,便自顾自的讲解了起来。
“楚成王有个儿子,叫商臣,成王年轻的时候,喜欢商臣的母亲,所以立了他为接班人。
可后来,成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