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陆郎,你为何要瞒着我 (第3/3页)
安口入关,掳掠京畿百姓无数,杀人无数,围攻京城,最后亦扬长而去。
崇祯七年,建奴自大同、宣化入关,攻破村堡无数,杀戮劫掠百姓无数。
崇祯七年,建奴阿济格入关劫掠,攻克城池十二座,掳掠人畜近十八万,被屠之民不计其数。
这还只是建奴,再看看流贼:
崇祯元年,陕西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率饥民造反。
然后到崇祯三年,李自成、张献忠等也先后起兵造反,短短三年间,陕西造反流贼有一百余部。
崇祯四年,高迎祥、罗汝才等流贼已达到二十余万,如今已从陕西流窜到山西、湖广、四川等地。
我大明可谓内忧外患,而朝廷也因此靡费钱粮,但建奴打不退,流贼剿不完,反倒是百姓越活越艰难,赋税加征数次,不但庶民饥寒交迫饿殍遍野,饶恕巨室之家若不结寨自保,亦会被洗劫一空,家破人亡。”
陆远说完就直接猛灌了一口茶,然后顾不得擦去嘴边水渍继续问着唐婴:
“你觉得真到了建奴劫掠至山东,流贼流窜到临清,朝廷兵马能挡住他们,朝中诸公能救得了我们吗?”
唐婴坐直了身子,两手紧紧地持着丝帕,心里莫名地有些慌张起来,但还是有些讶然地问道:“陆郎,怎么知道这么多?”
陆远一愣,心想不愧是读了书的,自己还以为把已经发生的事这么一列举,唐婴就会真的紧张起来,赶忙问自己怎么办呢,却没想到人家直接怀疑起自己了,还像看一个怪物一样看着自己。
“有些是我别人那里知道的,有些事我托人从衙门里买的邸报看的,东林书院不是有副对联说的好嘛,家事国事天下事,得事事关心嘛。”
陆远信口胡诌起来。
唐婴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算是信了陆远的话,心里只道:“陆郎你果然不是普通的商贾子弟,难怪你能写出那样好的诗词来,还如此心怀社稷,忧思天下,对而今局面洞晓明白,非浑浑噩噩之辈,可你为何要瞒着我,不肯承认你的旷世文才,又为何不走科举之路,难道真的是因为对而今朝廷没有信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