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逢 (八 上) (第3/3页)
作义将军指挥的十三个军五十个师共五十二万余众 彻底锁定了国共之争的胜局
“九十三团很快就上來了 那日本人的下村大队呢 又被你们给全歼了 ”张约翰的目光焦点始终和自家祖父不一样 愣了愣 大声追问
“跑了 ”张松龄笑着耸肩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豪 “沒等九十三团赶到 就跑掉了 不愧绰号是‘跑不死的下村大队’ 撤退得非常迅速果断 让人根本來不及去追 ”
“跑了 ”曾经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动过神风攻击的日军 居然也会临阵脱逃 这个事实再度令张约翰大跌眼镜 他以前接触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里头 无论是中国作家写的 还是美国作家写的 日军都是勇敢和古板的代名词 打仗之时明知道失败已经不可挽回 也要死撑到底 绝不做任何变通和退缩选择 谁料在自家祖父这里 当年的日本军队和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沒什么两样 居然也会坐视友军被全歼却见死不救 也会虚报战果、遮掩自家损失 也会临阵脱逃 并且还为之寻找出许多漂亮借口
“当然跑了 ”那天的情景 令张松龄每次回忆起來都得意洋洋 “前方是我们和骑兵营 两家算在一起总兵力已经不比他差多少 身后还有九十三团正迅速往桥这边赶 如果下村大队再不逃的话 不是自己找死么 ”
“那你们从此就彻底脱离险境了吧 ”张约翰的情绪受到了祖父的感染 笑呵呵地推断
“沒有 ”张松龄轻轻叹了口气 脸上的笑容渐渐黯淡 “当年集宁附近有两条河 过了七金河之后 还有一条纳林河 晋军骑一师堵住了纳林河大桥 勒令我们和九十三团就地接受改编 ”(注1)
注1:晋军骑一师 阎锡山麾下精锐 在抗战初期曾经立下不少战功 1940年师长赵瑞奉命与日军接触 商讨“和平共存”大计 1942年在山西净化与日军作战时失败被围 全师奉命投敌 被改编为山西剿共军 日本战败后 该师回归阎锡山旗下 太原战役前夕 赵瑞不看好阎锡山的前途 阵前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