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第2/3页)
回来,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辰。太皇太后见他进来,刚要说什么,胤禩却是先一步继续说道:“老祖宗,刚刚在门口,我已经听到了太医的话。事情,总归是因我而起,便由我来解决吧。”
太皇太后一愣:“你要如何解决?”
胤禩嘴角微微抿了起来,开口道:“年关的时候,我曾听额娘提起过我不宜早婚这件事。还请老祖宗派人去钮钴禄家晓谕,免了那姑娘的选秀,让她家里自行婚配吧。若同我断了关系,说不准,不必用虎狼之药,这痘症却也可痊愈了。”
这话说完,太皇太后便也沉默了起来,跪在下面的太医更是连头也不敢抬,心中隐隐发觉自己是听到了什么隐秘的事。过了好一会儿,太皇太后的叹气声终于打破了这慈宁宫的一片寂静,点头道:“你这孩子……既然这样,便试一试吧。”
说罢,太皇太后便果真如胤禩所说,叫苏麻喇姑陪着胤禩一道去了钮钴禄家,不但带去了口谕,还赐下了不少极为珍贵的药材。趁着这个机会,胤禩便用了系统兑换出来的药丸给那姑娘,继而又叮嘱太医,且不可擅用虎狼之药,还是用嘴稳妥的办法调制为最好。
得了太皇太后和八贝勒的双重叮嘱,太医们自然领命。便这样又过了一夜,第二日,前来宫里报信的太医,便带来了仿若奇迹一般的好消息,那姑娘的痘,竟在一夜之间都发了出来,高热也褪下去了不少,整个人也都清醒了过来。
太皇太后听了这消息,脸上的神色一变再变,让太医继续好生医治之后,这才对胤禩说道:“果真叫你这孩子说对了,只是,苦了你了。”
胤禩却是早就料到了这结果,此时脸上温和的笑容不变,温言说道:“老祖宗不必挂怀,合该是我和那姑娘没缘分罢了。姻缘之事自有天定,我却是没什么苦的。晚些成婚,正可让我再自在几年呢。”
太皇太后见胤禩如此懂事,心里面这才舒坦了不少。她年纪越发的大了,年轻时候的杀伐果断褪去了不少,益发的心里柔软了起来。若是再年轻个二十岁,太皇太后也不会被这件事如此的牵动心神了。
从慈宁宫离开后,胤禩一面去部里做事,一面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来。这件事解决的圆满,便让他放下了另一块一直悬着在心里的石头。经过这件事,想必在他二十岁之前,老祖宗再也不会起给他相看福晋的念头了。
五月里的时候,姑娘的痘症彻底好了,可以出门见风,也再不必窝在那个小院子里与世隔绝了。与此同时,长白山那边,姑娘的家人也来到了京城,既然不必选秀,那便再没有留在京中亲戚家借住的道理了。
临别的时候,姑娘脸上戴着帷帽,她面上还有痘症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疤痕。家人先谢过了钮钴禄家这段时间的照顾,倒让阿灵阿觉得很不好意思,原本姑娘的前程大好,是未来的八福晋,结果竟在他家出了痘症,将前程全都断送了。虽说生病这种事,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但总归是在他家出的事,叫阿灵阿心里着实是不痛快。
不过那边姑娘的长兄却很明事理,之前他也问过了,妹妹此次出痘十分凶险,若不是宫里面派了三个太医和上好的药材来医治,只怕妹妹都难逃鬼门关。眼下人没事便比一切都要好了,他们不是不知足的人,钮钴禄家没有将出痘的妹妹移出府,宫里面也如此伤心,他们若是再心生怨怼,那才是小人了。
正送别间,打南面疾驰来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马上一个女子身穿骑装,十分的英姿飒装,正是毓秀无疑。她勒马停住在一众人面前,利落地翻身下马,视线便落在了钮钴禄家那姑娘的帷帽上面。
那姑娘行了个礼,口称:“见过姐姐。”
她二人也算是熟悉,毓秀给她下过帖子请她来过女儿国,因十阿哥和九阿哥亲厚的缘故,钮钴禄家的姑娘自然不会抵触女儿国,两个姑娘便因女儿国熟悉了起来。此番毓秀抬手拿出了一个瓷瓶,递到了那姑娘手里。
“这是上好的玉颜膏,这次一别,不知还能否相见。这东西,便算是我的临别礼物。”实际上,这药是胤禩拿给她的,说是于去疤痕上有奇效,因八贝勒不方便出面,便托了和那姑娘有交情的毓秀代为转交。
既然他已心有所属且对那姑娘无意,胤禩自然不会做出叫人误会的事,这番赠药,他还叮嘱了毓秀,叫她千万不要露出口风来。毓秀目送了那姑娘离开,这才给阿灵阿他们道了别,转身骑马走了。阿灵阿和福晋望着毓秀绝尘而去的背影,相互对视了一眼,眼里都有些无奈。他们自然都从贵妃那里得了口风,知道这位毓秀姑娘是娘娘定下给十阿哥的人,只是,这样的性子,真的适合做十福晋吗?两个人心里都在打鼓,最终却也无可奈何。
小十自然不知道自家舅舅和舅母正担忧他未来的媳妇,此时他正和小九两个人琢磨去江南的行程,上回因他们两个年级小,便没能一同南巡,今次得了机会,他二人自然十分高兴。他们两个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京城。
胤禩也不去打扰他们的兴致,便任由他们两个闹腾去了,五贝勒则是有些担心小九这回离京会像脱缰的野马,因而倒是颇有些担心的叮嘱了一番。这回他额娘也不在随驾之列,小九那性子又是执拗的,一旦闹出了什么事,在皇阿玛面前连个能打圆场的人都没有。
小九虽然不耐烦五哥的唠叨,但是他却是能够体会五哥的一片关心,便也老老实实的点着头听着、应了。便这样,到了六月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南巡队伍,便终于从京城出发,沿着运河南下去了。
六月二十一夏至日,京城里直郡王、诚郡王代天子行夏至祭祀,济南城里,百姓也都外出游大明湖赏荷花,沿街两旁热闹非凡,马车往来也络绎不绝,不少大家小姐也都凑趣,在这一日携家人出游。
就在全城的百姓都往大明湖那边而去的时候,济南的黄河岸边,一个清瘦的中年男人带着随行十数人,正沿着河堤徐徐走来。这清瘦男人,自然就是康熙无疑。虽说如今康熙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因为他一向看重保养,整个人看起来仿若才过而立之年一般,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并无丝毫的老态。
因是微服,康熙并未着龙袍,也没有带仪仗,而是一身朴素的大褂,只在手里拿着一把写有题字的折扇,看上去像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他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身形最为消瘦的,正是大病初愈的太子;面上不苟言笑的,是老四雍郡王;笑容温和叫人如沐春风的,是八贝勒胤禩;落到最后那两个神色活泼正四下张望的,则是九阿哥和十阿哥两个了。
除了几位皇子一道陪同,康熙还叫了李光地、佟国维、赵申乔、姜沐轩以及山东段河道总督张伯行这五人随行。如今姜沐轩是内务府总揽万象居事的大管事,是康熙面前十分得意的新人。胤禩微微侧头看了眼面上恭敬的姜沐轩,眼底忍不住划过一抹戏谑来。婉贵人伴驾、姜沐轩也伴驾,啧啧,这深宫大内的不方便,这南巡的路上空子可多,他怎么有种感觉,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