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2/3页)
?
而他的这番心思,虽然没有度太皇太后明说,但是太皇太后历经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代帝王,其中还要再加上个壮志未酬的多尔衮,对这些有野心的男人们的野心还是能够猜透七八分,见康熙的模样,太皇太后无可奈何的心里面叹气,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疑心了。若是误会,哪怕是真的矛盾,也总有方法能够化解,可这没来由的疑心,便是压下了一次,却总会在不经意间又冒了出来,除非玄烨能够自己想明白,否则,是根本没有办法劝解的死结。
想到这一点,太皇太后心里面也很不好受,却也不再说什么,只最后说了句:“这件事还是到此为止吧,那些流言碎语,总也不那么好听,这回,便把人留在江南行宫,不要带去宫里面了。”
太皇太后指的,自然是那天晚上伺候过皇上的女人,康熙听了这话,顺从的点头,这会儿闹得这么尴尬,他对那女人也没了什么再宠幸的心思,便也就此丢开了手去。第二天,太皇太后还是把李家的老太太叫来叙话,言辞间还是不着痕迹的传达了她有些不愉快的心情。
李家老太太业已把儿子给训了好几次,怪他引着皇上去那种不三不四的地方,这会儿叫太皇太后又给数落了一番,越发的诚惶诚恐,也忙表忠心,道出李煦已经和苏州知府、江宁知府等地方官开始整顿地方上的那些个流言蜚语,让两位主子放心。
有了地方上的大力整顿,那些个康熙皇帝的风流韵事果真便没人再提了。可康熙这一次南巡,来得时候先是在途中就被内务府的人气了个倒仰,还不容易在江宁得了万民拥戴回过了些心气,便又在临回京的时候闹出了这么个糟心事。康熙觉得,这第二次南巡,也有些不圆满,心情在回程的途中,便也不那么愉快了。
不管怎样,回程还是十分顺利的,刚刚入秋的时候,圣驾便回到了紫禁城。此时,宫里面的选秀已经结束了,因八贝勒、九阿哥都没选福晋,纵然贵妃已经给小十定下了毓秀,这会儿也没有叫弟弟娶亲娶到哥哥们前头的道理,因而贵妃只是先给毓秀和小十订了亲,至于什么时候迎娶过门,还是等九阿哥的婚事定下来再行决定。
这亲事在明面上确定了下来,虽然没有正式定下成亲的日子,但是过了明路以后,安王府和钮钴禄家的走动便频繁了起来,钮钴禄家对安王府十分礼遇有加,便也是在对京城里的所有人昭示,他们家十分看重毓秀,看重这门亲。
这些年来,安王府一直都有些走不踏实的感觉。老王爷在去世之前,王府已经每况愈下了,这会儿毓秀虽然不是王府正经的孙女,但自小养在王府的情分好歹宫里面贵妃和十阿哥是记得的,否则钮钴禄家也不会上门示好。京城里明眼人都看得出,安王府,这哪里是嫁出去一个外孙女,分明就是招了贵婿进门。
便不说旁的,之前只一个毓秀在万象居办了个女儿国,安王府其他人可都没在万象居置办产业。可这亲事一定下,在圣驾回京以后,十阿哥便同八贝勒、九阿哥登门安王府拜访,走后安王府的几个爷一路送到了大门外,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藏不住的。过后没几日大家就都知道了,九阿哥竟然非常大方的,给了安王府他那华清新池两分的金股。
两分虽然少,但金股却是难得。再加上十阿哥如今也领了内务府的差事,虽然还是个光头阿哥,但身份已经大不相同了。众人都有些羡慕,不知安王府是走了什么好运,原本京里面前段日子都在传,皇上不喜欢毓秀那女儿国的做派,这一次选秀,毓秀准是要吃苦头的。却没想到,人家毓秀这回,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但却也有人好似揣摩透了康熙的心思,想了半天,这九阿哥是万象居的主子,十阿哥统领内务府,未来的十福晋还在万象居里有一门生意,这日久天长的,十阿哥和十福晋是一家子,难保不会和九阿哥之间产生些什么摩擦,要真那样,乱子可就大了。
不管心里面有这样想法的人有多少,佟国维是全然没这么想的。他叹了口气,皇上这些年越来越固执了,这样的想法乍一看好似可行,可是皇上却低估了几位阿哥之间的情谊。佟家可是被几位阿哥联手上门了好几回的,佟国维心里面非常清楚,有八贝勒在中间,九阿哥和十阿哥两个,便绝对没有任何反目的机会。
佟国维忍不住想着,这雍郡王的性子,要是能和八贝勒换一换就好了,他女儿在宫里头,也不至于为了雍郡王这么操心。儿女都是债啊,女儿在跟着皇上南巡之前,可是给雍郡王看好了一个伊尔根觉罗家的秀女和一个他他拉家的秀女。两位秀女都是满八旗的女孩子,虽然一个是正蓝旗,一个是镶蓝旗,都是下三旗,但好歹都是满洲旗的秀女,别说是给雍郡王做格格,便是抬一个做侧福晋,在旗籍上也是够了的。
偏偏佟国维比谁都清楚,雍郡王在他这里可是露出过口风的,非常讨厌那些在万象居女儿国厮混的女子,而如今皇后选好的,已经叫贵妃指给了雍郡王的这两个女子,还都是女儿国的成员,甚至那个伊尔根觉罗家的秀女,还在万象居夺得过胭脂榜的魁首,听自家孙女说,那丫头,是个外柔内刚有大主意的。
再一想雍郡王那个性子,佟国维觉得真是头疼,感觉到,雍郡王的后院,只怕要不安静了。不过这些他也没法让妻子和女儿讲,平心而论,如今雍郡王的后院却是全是包衣,也委实是太不像样了。这会儿女儿精挑细选八旗女子给雍郡王充实后院也是再和理不过,佟国维现在只希望,雍郡王能够理解女儿的一番的苦心,不要再揪着什么女儿国的小事再折腾了。
还没等雍郡王那头后院闹出什么事情来,两封密折,一封来自江宁织造府,一封来自闽浙总督,齐齐落在了康熙的案头。康熙先打开了曹寅的密折,看过之后,整个人脸都是铁青铁青的了。
原来,就在圣驾离开了江南不久,之前才被压下去的流言蜚语,又迅速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其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事,大家心里头都清楚,流言越是压制,便越是传得沸沸扬扬,只是这件事有损皇上的脸面不说,又惹得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都跟着不痛快,还累得太子、雍郡王、八贝勒和九阿哥四位皇阿玛罚跪半个时辰,江南的官员哪个敢不尽力在圣驾还在江南的时候拼命压制底下的流言。
这会儿圣驾离开了,又到了秋收的时候,官府忙着管理政事来来不及,哪里还有力气再去压制流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