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清王朝时期的西北风云变幻 第二十一章:一封家书
第二十一章:一封家书 (第3/3页)
不收受他人财物,如此之多的银两岂不是会害了我家大人?”神仙说:“小军爷严重了,你想想,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又赶上天灾,将军家里有两位老人吃饭需要钱、看病需要钱,还有那一岁的小娃娃也需要奶水是不是?你若是为你家大人着想就请收下这些银两,让老人少受点罪,你不说、我不说、神仙不说,咱三人都不说谁知道?”华山听了王麻子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说:“好吧!我收下了!”华山将包袱背在肩膀上抱拳告别道:“后会有期”华山转身离开大堂,走到院子翻身上马离开。
华山快马加鞭行至庆阳城下,穿过城门来到太爷爷家,一个不大的门楼左右两扇木门敞开着,华山牵着马进院子,只见太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围着一个大木盆子些衣服,小英子就蹲在木盆子旁边双手伸在水里玩耍,太奶奶说:“快把手拿开!听话!”华山走上前双手抱拳道:“参见夫人!”太奶奶看见华山便惊恐地立即将小英子抱在怀里说:“你是什么人?”华山说:“夫人莫怕!我叫华山,是王大人的贴身侍卫,是王大人让我给您和二老送家信来的”太奶奶问道:“王大人?你是说我们家大奎?”华山说:“正是,我们王大人如今是征西大将军了”太奶奶说:“原来传言是真的?那信在何处?”华山从衣袖里取出信件说:“请夫人查验”太奶奶接过信封激动的哭道:“娘!大奎来信了,大奎终于来信了”祖奶奶此时正坐在炕上操作着纺线车,听到太奶奶的话便跳下炕走出窑洞说:“信在哪里赶紧念给我听”太奶奶拆开信念道:“爹,娘自儿离家至今已有一个春秋,甚是思念,由于军务繁忙儿不能回家探望,还望二老保重身体,儿在军中受道台大人怜爱,一切均好,爹娘勿念!大奎!”太奶奶念完书信,祖奶奶好似还没有听够于是便问道:“没了?”
“没了!不过还有一封是给我的”太奶奶害羞的说,太奶奶拆开信封抽出照片说:“娘!您看大奎的照片”祖奶奶接过太爷爷的照片捧在手里哭诉:“哎哟!大奎娃呀!娘可见到你了,娘想死你了”祖奶奶将照片捂在胸前,泪眼模糊,站在一旁的华山被次场面感动娃娃大哭,站在地上的小英子用天真的小眼睛盯着祖奶奶和太奶奶不知发生何事,华山用袖子摸了摸眼泪说:“夫人!奶奶!这是150两银子请您收下,属下告辞”华山将包袱放在地上转身牵马出院子,太奶奶解开包袱只见150两白花花的银子就展现在眼前,太奶奶惊道:“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太奶奶追出门外,只见华山已经骑马远去。
夜里,太奶奶坐在炕上手里捧着书信阅读,书信内容再现:“翠花妹子,新婚第二天便抛下你回军营复命,这不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丈夫之所为,但是,这绝对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忠诚,纵是心中难以割舍,但是军令如山,国家危难作为军人为夫只能忍痛割爱...........听说我们的女儿已经一岁了,为夫真的很想你和女儿,为夫在这里为女儿取名小英子,希望她长大后跟我一样拥有一身的正气。我想我们的小英子应该会叫爸爸了吧!不知小英子长得像你还是像我,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待他日再团圆,恐怕小英子都不认识我这个亲爹了。翠花妹子,自古前程与爱情不能并举,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作为军人为夫只能抛下你们母女扎身边关为国为民,作为我的妻子你本不该承受独守空房、无依无靠、赡养老人、抚养儿女的压力,但是,作为军人的妻子这是在所难免的,为夫深知你贤良淑德识大体,行大礼,一心服侍爹娘,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为了不让小英子对我有生疏感,我专门拍了一张照片,夹在书信中,给小英子看”太奶奶读完信面带幸福的笑容手捧着太爷爷的照片对坐在怀里的小英子说:“小英子!小英子!娃儿!你爹给你取名小英子以后你就叫小英子了!快叫爹!”小英子用稚嫩的声音说:“爹爹!”太奶奶说:“真乖!”窑洞内虽然只有太奶奶和小英子两人,但是处处洋溢着幸福与温暖。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