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谋 (第2/3页)
能最大化节约物力。
侍中刘晔表态:“此生死存亡之际,当全力以赴,不可留有丝毫侥幸。”
同坐的裴潜反对:“河北休养十年,如全力备战,未战而民疲,势难持久。应用力三分于边塞,三分于平原,四分留守以作接应。”
辛毗也持反对意见:“陛下,我黄河有水师大舰。布于延津,观敌举动,必有奇效。”
田信、马超第一次出宛口时,就让魏军意识到河北的危机。
当时已经有了放弃中原、中原被打烂的决心……关羽襄樊战役取得大捷时,魏人就有了相关的备案。
在田信北出宛口时,魏国就开始着手修建新的造船基地,以方便黄河运输,以及封锁。
现在有两个造船基地,一个在洛阳、河内之间的小平津、孟津,专司战船制造;另一个由河东郡守赵俨负责,专司运船制造。
两处造船基地分工明确,现在汉军兼并吴军后,依旧没有成规模的战舰,长江流域的战舰也很难转运到黄河一线来。
所以目前造船方面呈现战略优势,如果今后运用得当,自能挡住汉军强攻。
就因数量不多的战舰,自延津下游开始的河段,已经被魏军水师封锁,真正的封锁。
汉军也无意进行无意义消耗,在南岸没有驻军,只在近岸地区修筑烽火台,进行警戒。
曹丕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谁也不清楚盛夏时旱情能达到什么地步,这场旱情决定了鲜卑部族的应对措施;鲜卑这里产生内战、联盟相关的决议后,才会爆发边塞战争。
边塞战争爆发,河北魏军才会陷入战略南北难以兼顾的窘迫地步;到了这个时候,中原汉军才有侵扰河北的战机。
因此,这是防范于未然的一场战略讨论,不必急于拿出应对策略。
大概六月前后,各地旱情症状汇总分析后,再拿主意不迟。
这场会议不了了之,当夜轮到刘晔当值,曹丕又询问此事。
刘晔回答:“今岁若旱,中原四州哪能无灾?汉军新得中原,急于安抚士民恢复生产,实无力侵扰河北。”
这可跟白天的回答不同,仿佛出自两张口。
曹丕问:“卿何故反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