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有人买花 (第2/3页)
嘀咕着转过头。原来是元雨。
“元雨?”赵兰疑惑的喊道。
元雨真是太瘦了。就跟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欧洲难民的小孩差不离了。赵兰看了很心酸,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她。小姑凉从来没主动出现在赵兰面前,以前,赵兰以为是古代的小孩大概都营养不良。可后来,听赵菊提起才知道,元雨小姑凉生活的真艰难!每天的活很多很重,稍不如意就会挨骂!最近,听说只吃两顿饭,所以,赵兰才在元河面前擦边提了提。没想到惹来元河娘的骂人。不知道,现在好些了没有。赵兰知道,重男轻女的家庭,对女孩子伤害,平常人是无法想像的。
“谢谢你!”小元雨低声讲。
“我并没有帮到你。”赵兰摇摇头说。
元雨坚定的说:“要谢你的!还有,我想像思齐一样跟你学知识,思齐是这样说的。你能教我吗?”
“可以的啊!你有时间吗?”赵兰问。
教几个也是教,我上学时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呢,老师还不是照样教。不过,元雨有没有时间倒是一个问题。这小姑凉活真的很多。
“我会抽时间的。”元雨讲。
赵兰直接说道:“那你跟他们一起来学,早上吃完饭,或者是中午吃完饭时过来。要是,你没时间也没事,等有时间来的时候,我会帮你补上。”
“好!”小姑凉答应的非常快,说完了就要走。
赵兰叫住她问:“你为什么要学?其实,我自己都觉得女子学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用,种田也用不着。”
小姑凉望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说:“我懂的多了,也许,有天就用到了。用不到也没有关系,它能给我勇气。”
勇气?
应该是自信吧!书往往能给人带来无比的信心。书读的多,学到的知识就多,想像力强,经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也随着读书变得丰富而多姿多彩。自信在不知不觉中便存在了。
《礼记》中就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小姑凉能想到此,也算了不错的了。
赵兰朝她点点头。元雨见赵兰点了头,飞快的跑走了。谈到读书,赵兰想到了姑妈。这几天上课,姑妈似乎天天也在跟前。虽然,还不说话,可赵兰见着,觉得她似乎在听课,而且似乎听得很认真。不知道她是几个意思。
赵兰看看天不早了,被柳儿和元雨这一打岔,什么也没做,时间简直过得飞快。内心想想,菖蒲还是明天再找找看吧!
该回去一会要做饭了。
赵兰往回走,走到岔路口,从北边急匆匆走来一人,带走带跑的朝南奔,还不停的扭头朝后看。此人衣服似乎有些皱巴巴的不整齐,走得快,差点儿撞了想心思的赵兰。
“这谁啊?走路不看路?”赵兰急刹车的停住脚,朝已经从赵兰眼前越过去的人望去。
一男的。
在赵兰张望的时间里,那急匆匆的男子又转头回望。
是谁?这脸好像见过。
赵兰笑起来,自己不由得骂自己:这人肯定是村里人,见过,不是很正常的事嘛!看自己疑神疑鬼的,都被柳儿带的。
不过,这人为啥这么慌张?后面有谁?
赵兰朝北望去,没有人啊!
赵兰拍拍自己的头,我这是好奇过头了,这人都不认识,他如此慌张关我什么事啊!
赵兰摇摇头往家走,总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