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全部章节 132、又在大晋相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2、又在大晋相见 (第3/3页)

    姜霆夜:“陆燃哥,你想明白了?我姐夫给你安了个什么好差事?”

    陆燃看着姜霆夜笑:“哪儿能有什么好差事,万斤枷锁困在身上还差不多,你姐姐这回亲自开口。。算是彻底把我束缚住了,不过我自己先禀明了自己的意思,让皇上寻了个闲散官职给我,反正替皇上办事,明面上是个挂个什么头衔,不是很重要。”

    就算给陆燃安个看守书库的闲差,也不可能影响他在盛京朝堂上的半点威望,这点小事,祁瑛自然也由着他了。

    这下连陆燃也立身朝堂之上,他们早前那两年分散各地,现在终于又聚在一起,听陆燃说完这话,一时都沉默下来,感慨不已。

    不过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陆燃显然还有话要讲,他喝过茶,拢过自己的衣袖:“这次出使大晋的东曙使臣官函,丞相看过了吗?”

    江莠微不可见的点头:“看了,与娘娘所想一样,一等使臣的名字,写的正是玄瑾。”

    陆燃眼眸在江莠脸上轻轻一点:“这倒是有些巧了,我早前游历跨过淮水去过东曙边界地带,曾遇见过一个四处寻医问药之人,细算时间,应该就在当年东曙与大晋签下和亲协议前后,恰好。。我认得的那人,也唤作玄瑾。”

    “当时为身份方便,出入东曙一直用的晋商的身份,名字也改作了陆十七,当时曾与一位颇负盛名的名医有所交集,暂住了几日,这才同玄瑾有过短暂的接触,只是不知道,我认得的这位玄瑾,究竟是不是那位即将到来的东曙使臣。”

    陆燃说完,祁道接过话来:“我想,十有八九是了吧,他当时四处寻医问药是为何?”

    “当时听到的说辞,是说自幼身染有疾,为治病已经奔波多年了,人家的私事,不愿深说,我自然也不好多问。”陆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很多细节都模糊了,毕竟当时也没有太过于留心。

    原以为是萍水相逢,余生难见。

    谁知道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想来玄瑾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年在东曙遇见的一个小商人,竟然会是大晋鼎鼎大名的陆燃公子。

    他寻医问药而已,倒也没有特意用假名,不知道那时候他知不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前往大晋。

    只是东曙使臣派遣至大晋,怎么会选一个生来有疾之人?就算是宋玉娇的心上人,作为一等使臣,全权代表东曙皇室也过于夸张了一点。

    但实际如何还是要等人到了才能知晓。

    四个月后,盛京才迎来了东曙浩荡的出使队伍。

    他们一路沿官道护送而行,中间未曾耽搁,直接前往盛京。

    接待出使使臣的任务,落在了陆燃的身上。

    入朝四月,这样正式的官服加身陆燃还是不太适应,他手握玉牌站在最前面,通往皇城的主要干道上早就已经被清空疏散了百姓,大家都在更远处的高台上观看,二楼的酒楼上也早已经坐满了人。

    东曙使臣的队伍一眼望不见尽头,但最前面护送着到陆燃面前的马车,必然就是一等使臣的马车了。

    马车停下后片刻,便有人上前撩起车帘。

    陆燃一直看着马车里的动静,一节碧蓝的衣角探出,玄瑾走下马车站定的时候,陆燃终于确定,眼前的这个玄瑾,的确就是他记忆里面的那个玄瑾。

    只是当年相见,玄瑾面色青白,满是病态之色,连行走都很艰难,是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行的,他那时候说话总是咳嗽,气力不足,活脱脱一个眉眼漂亮的病公子。

    而今再见,他早已经褪去了当年的病态,唇红齿白,一副翩翩公子的姿态模样,站在阳光下特别惹人注目,周围观看的姑娘们发出阵阵惊呼声,大概是瞧见东曙与大晋的公子出现在同一处,觉得过于养眼的缘故。

    陆燃微眯眼睛,要不是这么一张令人过目难忘的脸,陆燃甚至一度怀疑当年玄瑾求医一事,是他把旁人的故事记在了他的身上,记岔了。

    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玄瑾看过来的时候,陆燃还是微微抬手道:“臣陆燃,奉大晋皇上之命,在此迎接东曙使臣进宫,请使臣下车,随我步行前往。”

    东曙乃是向大晋示好的一方国度,前来出使,自然也该步行前往,以示尊重,也是大晋伸展国威之时,他们马车众多,带的人也多,自然进献的宝物也不会在少数。

    听见陆燃说话,玄瑾才定神望过来,目光在他脸上留恋许久,似乎是觉得熟悉。

    细细想了很久,玄瑾才终于恍然的挑了挑眉,他笑起来,意味不明的,但无端就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畅快感,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他笑着,也对陆燃行礼,客气的将礼数做周全之后,才快步走到陆燃身边,很小声的开口道:“十七小哥?”

    陆燃垂眸,未答。

    但玄瑾并不需要他回答什么,就像陆燃心里清楚他是当年那个玄瑾一般,玄瑾也清楚,眼前这人,就是当年的陆十七。

    一个人的面容或许可以相似。

    但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教养和气度,眼眸里的神采和光茫,却是永远独一无二的。

    时隔一年多,他们又在大晋,再次相见了。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