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2.15 (第2/3页)
。”
萧念真的目光在眼前的娘子面上细打量,面上只是一笑,温煦柔和的语气,“不碍事。”说着便掖袖探手,将托案上的白玉笄取了起来。
明珠垂首退至一旁。
长公主生了一双白皙纤长的玉手,十指微动,将华珠垂落的长发全都挽了起来,将白玉笄插了上去。四娘子俯首跪叩,“多谢长公主。”
二郎面上露出几分难掩的喜色,高声呼曰:“礼成——”
掷地有声的两个字,铿锵有力,一时间赵氏上下紧着的心全都松懈了下来。嫡女及笄是大事,万幸没出什么大乱子,虽然中途幺宝闹了个小插曲,不过无伤大雅,众人都没往心里去。
一场仪式下来,明珠同已然及笄的四姑娘都元气大伤。家主大妇们请宾客往花厅用膳,几个娘子郎君们照例走在最后。
华珠的膝盖发软,然而人前却不敢有丝毫表露,明珠微蹙眉,脚下步子微动,广袖下的五指下劲架住四姐的胳膊,压着嗓子道,“能走么?”
膝盖骨发麻得厉害,四娘子蹙眉,咬着牙根儿维持着面上的微笑,低低道,“你扶着我,不然铁定得摔倒。跪了那么长时辰,不死也去半条命了。”
“大吉的日子,什么死啊死的。”明珠作势在她的胳膊上拧了一把,嗔道,“得亏没让父亲听见,否则有你受的。”
侯爷引着一众贵客往花厅,长公主微微回首,看了眼走在后头的赵氏幺女,只见日光照耀下,明珠一身的冰肌玉骨尤为耀眼,无双的妙颜上眼波流转,顾盼神飞,仿佛画中人。
萧念真面上晕开一抹浅笑,转头朝孙夫人温声道:“本宫上回看七娘子,是一年多前,如今再见,倒出落得愈发玲珑精进了。那姿色,恐怕遍寻大越也找不出第二来。”说着稍稍掩唇,声音中多了几分探究的意味,“如今娘子们都大了,婚配之事……夫人可有什么打算?”
她的嗓音不大,可却清清楚楚地传入了许多人的耳朵。承远侯神色一滞,侧目同孙夫人相视一眼,两人快速地交换了眼神。
孙氏唇畔勾起一丝淡笑,沉声道,“回公主的话,如今长女兰珠才刚出嫁一年有余,其余娘子,最大的也才将将及笄,妾身还想再多留她们几年。”
长公主极缓慢地颔首,清丽明眸中有几分意味不明,“也是,夫人身为人母,舍不得娘子们也是人之常情。”说着一笑,伸手宽慰地拍了拍孙芸袖的手背,“既然舍不得,那就多留几年,反正娘子们也还小,不急的。”
这番话听似无意,细品却隐隐有些不对劲。
宾客们都出身高贵,名门之后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儿,自然不会以为,长公主只是随口一提。众人心头暗暗琢磨起来,萧念真先提七娘子,又询问赵家娇客们的婚配之事,显然是有所图,只不过之后的话没说出口,让孙夫人三言两语就给堵了回去。
那这没说出口的话……究竟是什么呢?
承远侯同孙夫人在揣测,一众宾客们在揣测,唯有七王的脸色沉冷如冰。
萧穆手中的折扇一顿,侧目看了一眼七弟如布严霜的面色,思忖了会儿,不禁想起一年多前,皇后寿诞时六王萧琮对赵七娘子的那番评头论足。
萧琮府上美人虽多,可至今都未立正妃,此前六王的母亲燕贵妃曾为他物色了许多名门闺秀,全都让他给拒了。很显然,正妃的位置悬空,是他刻意为之。或者说,是有人让他刻意为之。
宣王是个心思剔透的人,他的目光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长公主。
他们的这个长姊自幼便温良和善,深得皇父母后宠爱,待一众皇弟皇妹们也甚好。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到底,萧念真和六王萧琮一样,都是太子一党的人……
思及此,萧穆眼中溜过一丝诧异,折扇一打看向七王,声音压得几不可闻:“看来赵氏这块肉,三皇兄还是放不下。”
萧衍浮起一丝冷厉的笑容。
自己娶了杨家女,再让六王将赵氏嫡女立为正妃,萧桓这手算盘打得果真是好,分明是要一并将赵杨两族全都纳入麾下。
“先使些手段,令长公主成为赵华珠的座上女宾,如此一来,长姊与赵氏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此时不开口,将来也有的是机会,替六王提亲。”萧穆一面思索一面压着嗓子道,忽地眉头蹙起,一向闲散随性的神态凝重几分,“老七,情形对咱们不利。”
七王唇畔绽开一抹讥诮的笑颜,嗓音寡淡,“五兄稍安勿躁,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萧穆闻言颔首,面上隐隐有一丝尴尬的神态,“是我急躁了。”说着面露狐疑,视线古怪地在萧衍漠然的面容上扫视一遭,“怎么,你这样气定神闲,不怕萧琮那混账把你的宝贝收入囊中?”
萧衍淡淡瞥了他一眼,“只怕他没那个本事。”
宣王觉出了一丝不对头,眉头大皱觑他,脑子里隐隐生出了一个诡异的猜测来,迟疑道:“老七,你该不会把那丫头……”
“没有。”
听他这么说,萧穆好歹松了口气,摇着折扇慢悠悠道,“平日里宝贝得跟什么一样,料你也舍不得。”
这话阴阳怪气,萧衍听了也不动怒,只是寒声道,“各家各扫门前雪,五兄还是多操心自己的事为好。”说着,他冷淡的视线有意无意地扫过赵华珠,侧目朝萧穆勾了勾唇,兀自旋身,撩了袍子施施然入花厅去了。
“你……”
五王被堵得哑口无言,愣在原地半天没动。花厅前立侍的丫鬟瞧见了,当即恭恭敬敬地纳福见礼,沉声恭谨道:“五王殿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萧穆不耐地摆了摆手,回首看了眼赵家娘子郎君们一行,叹了口气,提步买过门槛进了花厅。
孩子们都大了,家中也来了外客,自当男女分桌而食。长公主同孙夫人带着一众娘子们同席,赵青山则恭请两位亲王入上座,其余世家来客按序依次落座。明珠坐在孙夫人身旁,听着长公主同母亲含笑交谈,兀自埋着头,两只小手不安地绞着衣摆。
她能清楚地察觉到那道目光,锐利灼热,令人无法忽视,尽管中间还横亘着一道六扇君子大屏风。
她不敢抬眼,更不敢往那个方向看,只觉心跳如擂鼓,莫名感到慌张不安。
明珠坐立不安,吃饭时也觉得索然无味,只可惜了一桌琳琅满目的佳肴。孙夫人起初没在意,多瞧几眼,见女儿面前的青花瓷碗干干净净,不由微微蹙眉,压着嗓子柔声道:“怎么了幺宝,你胃口不佳,可是不舒服?”
七娘子一滞,忙忙挤出个笑容随手夹起一块八宝鸭放进小碗中,含笑道,“母亲多虑了,我没事。”
“没事就好。”孙氏颔首。
长公主在明珠白皙的小脸上端详一阵儿,笑道,“明姐儿今年多大了?”
明珠没想到萧念真会突然与自己说话,连忙神色恭谨道,“回殿下,十三有余了。”
“我上回见你,你还是个小丫头,果然女大十八变,这才一年多的光景,都快长成大姑娘了。”长公主掩口而笑,顿了顿又道,“可读过什么书?”
明珠垂着眸儿,浓长的眼睫交错掩映,答道:“臣女在太学馆进学。”
话音方落,萧念真的眉目中极快地掠过一丝异样。她很快恢复如常,笑盈盈打趣儿道,“不简单,与华珠一样,都是女太学生,将来可是有大出息的。”边说边看向孙芸袖,“夫人真是好福气。”
孙芸袖温婉道,“长公主谬赞了。这两个丫头自幼顽劣,从不让妾身省心,您再这么夸下去,将来只怕更难管教了。”
萧念真微微一笑,忽然朝明珠招了招手。七娘子面露诧色,却不敢悖逆,只好站起身压着步子谨慎上前,到了长公主跟前站定,纳福见礼,“殿下请吩咐。”
念真公主拉起她的手看向孙氏,目光诚挚笑盈盈道,“夫人,本宫觉得与明珠甚是投缘,将来她的婚配之事,我若要做媒,还望您与侯爷不要推辞才好。”
她半带玩笑的,一番话却令一众女眷全都变了脸色。
孙芸袖眸光微动。
这会儿当着这许多人,众目睽睽之下,若是拒绝,无疑便是驳了长公主的面子。萧念真是皇女,今日又是恭熙帝亲封的女宾,万万不能得罪。可是若应承下来,那不就是将幺女的姻亲大事交给了旁人?
久珠皱了眉,面色忐忑地看了眼华珠,却见四娘子的神色也不好看,抿着唇,望着大妇一言不发。
应承或不应承,赵氏都吃大亏。
明珠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不明白长公主为何会忽然有此意图。她心头飞快地盘算,依照上一世的命数,萧念真是太子一派的人,太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