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口碑蔓延 (第2/3页)
人以上的大厅。
九点多了,基本上七点开始的第一场已经点映完了。
不过,在电影院里并没有引起激烈的讨论,毕竟刚看完,都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尤其后半段实在有点揪心。
感人,这两个字大概是其他观众最多听到的两个字吧。
九点半左右,第二场点映也即将开始。
不过,看了第一场点映的观众,回到家之后,也有一部分上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当然,记者和影评人的动作最快,毕竟这是他们的工作。
十点钟之后,微博和豆瓣等地方,开始有影评出来。
“2011年最佳电影,《我不是药神》甚至可以竞争十年以来最好的电影,李谦是真正具有人文情怀的电影人!”
“这个作品我给满分,这正是当今社会需要的电影,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该有的样子!”
“无法想象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整个放映厅两百多人都哭出来,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我们都哭了,之前有人说《我不是药神》会是另一部《唐汕大地震》,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不是药神》要有诚意多了。”
“我不想对《我不是药神》做过多的评价,这会是载入华语影史史册的电影,我建议每个导演都应该看看,电影不单单是娱乐,也不只是追求艺术,它还能有更高的追求。”
“有些人绞尽脑汁地活下去,可老天不给他们机会,任何一次文明的历史进程,都是由恺恺白骨堆砌而成,建议每一个人都去看看这部电影,活着真的很不容易,奋力前行吧。”
......
也看完点映回到家的李谦随便上网看了看,微博上看到了一些影评人发的微博。
不过,基本上没有长篇大论的影评,都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但是比任何解读都要真实。
但凡点映之后立马就出现一大堆长评影评的,从各个角度夸电影,想都不要想80%是假的。
然而是那种所有人来来回回就两句太感人了、太精彩这种话,大概率反而是好电影。
因为,水军通常不会这么搞,而收了钱的影评人也不会写的这么简单,他们会非常卖力,全方位地去吹捧。
观众的反应也是一样,用最朴实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想。
李谦看着各个论坛、贴吧,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话语。
“《我不是药神》把我给看哭了,哭的稀里哗啦,哭的不能自已!”
“从老太太那里开始,眼泪就一直没有停过!”
“眼泪忍不住地涌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忍不住。”
......
全都是哭了、感人这种话,让等待反馈的其他观众一头雾水,想要追问又太晚了,大部分人也都要睡了。
第二天,网上才开始出现一些长评。
“看了《我不是药神》的点映,首先对李谦导演报以最高的敬意,这真是一部值得思考的现实主义好作品,多次被戳中泪点,胡戈饰演的吕受益看着自己宝宝眼中闪现的生命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