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英雄不问出处 (第3/3页)
。
秦鹄搂着王斌的肩膀一起来到阳台上。
阳台很窄,只能勉强站下五六个人,砖砌的栏杆,上面刷的石灰早已剥落,露出里面的砖碴。
王斌看到,阳台的栏杆顶摆着一只开裂的砂陶花盆,里面的几株金银花接近泥土的藤蔓已经有母指粗,呈褐色,从花盆向四处蔓延的青藤纵横交错盘满栏杆的外墙。
虽然时下绿玉县城已经踏入春天,气候依然春寒料峭,青藤却郁郁葱葱,刚长出的淡绿色蔓苗将身子探到半空中,在凛冽的寒风中舞动着身子。
看到王斌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棵金银花。
秦鹄说:“老妈在世时种下的,也有四五年了。”
“你老爸老妈?”
秦鹄神色黯然:“以后再跟你说……不过我可以给你透一点风——我们以前也像你一样,有钱,有身份,受人尊敬。住在小西湖旁边的别墅里……”
说到这些,秦鹄有些兴奋,声音不知不觉高了起来。
秦雁在客厅里制止道:“秦鹄!你瞎吹什么呢——”
秦鹄对王斌说:“不说了,不说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落难不问根由……”声音里带着几分悲凉。
王斌听着“英雄不问出处,落难不问根由”,心想,比自己年龄还小的秦鹄哪里淘来的这么多陈词老调?心想:也许“江湖中人”都这样吧?
秦氏老祖母家的摆设给王斌的印象只有“老、旧”两个字,在这里,他见到了网上晒的“五屉柜”“大立柜”这样的老家具,还看到了旧式的脚踏缝纫机。此时回想起秦鹄说过的他们以前的“风光日子”,觉得简直是格格不入。
细心的王斌发现,那些东西虽然很旧,上面留着一层岁月熏陶的“包浆”,却收拾得整齐有序,擦拭得窗明几净。
他想起昨晚被小红拾掇得整齐干净的两间客房。
他对老祖母家的第二个印象是“暗”,二房一厅一厨房,每个空间只亮着一盏3的节能灯,昏暗的光线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小红把他领到老祖母的床前。为了让老人看得清楚,特意开启了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四十瓦日光灯。
看过“未来的孙女婿”,老人连忙吩咐:“快把‘大灯’关了吧,电费贵啊!”
听说小红要做“N国菜”,王斌以为她生长在边境线上的小寨子,受N国边民影响,会做一两种简单的“N国菜”而已,没料到摆在他面前的竟是一整桌色、香、味、韵俱全的N国菜!
秦雁看到端上来的菜色,双手捂着嘴惊呼起来:“我的老天爷——”
阿年快人快语:“看见没有,这才叫‘进得厨房出得厅堂’……”
秦雁瞪了他一眼,他装做没看见。
吃饭的桌子摆在老人寝室外的客厅里,王斌从桌子上看到了许多熟悉的N国菜肴——生春卷、烤翅根、竹板鱼、豆腐沙拉、牛腩煲......
N国菜刚“登陆”市的时候,王斌还在读初中。学校放假回家,他去看望爷爷的时候,老人都要带他到附近的一家N国菜馆去。
小红做的这些菜的菜谱、味道都与餐馆所做的“N国菜”一摸一样。
他偷偷地看看小红,发现她脸上轮廓、纤细身材、和那拖到臀部的长发都与餐馆那些来自N国的服务员非常相似。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小红比她们中间的任何一位都更纯、更美、更年轻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