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灶 (第3/3页)
吃的上面,没什么特别执着的。
大鱼大肉也吃的,青菜豆腐也吃的。
山珍海味也吃的,粗茶淡饭也吃的。
总的来说就是对吃没那么多兴趣,给啥吃啥,难吃也不会剩,好吃也不至于多吃。
但是今天这一口海参,却是她吃过这么多的海参里,最鲜美的一口:“这是……放了什么吗?”
柳芊芊不解:“没有呀?”
杜父看老婆这样子,也很好奇,也夹起了一块海参:“好,好!”
他又夹起一块鲍鱼,仔细品了品:“这个味道,感觉有点熟悉。”
说着,杜父又连续吃了好几口,似乎在回忆这个味道,杜母不理她,也多吃了些,问柳芊芊:“真的太好吃了,我也算吃过不少佛跳墙了,但是从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你做这个,是有什么秘方吗?”
柳芊芊摇摇头:“没有呀?”
又说:“因为材料比较复杂,我自己很少做佛跳墙的,这个做法还是我在学校学到的,也没怎么自己改良过……”
“对!我想起来了!你们学校!”杜父说,“老婆,咱家点福楼在广粤的那个师傅,是不是就是京大毕业的?”
杜母想了想:“好像不是吧,他不是师承广粤菜名门么,没听说上过大学啊?”
杜父说:“但是这个佛跳墙的味道,太像了,简直就是一样的。”
杜家只有春香小厨讲究中央厨房,统一配置食材和调味,毕竟春香小厨走平价量大路线,用中央厨房更加节省成本,味道上也不容易出问题。
鼎香宴和点福楼则是根据大师傅的不同,味道上多少会一些细节的差距。
这也算是一种特色,有讲究的食客,会去不同城市间的鼎香宴,尝尝味道的区别。
当然,鼎香宴的主厨一定是能做出最正宗本城菜的本城师傅,而点福楼的也必须是广粤出身的厨师,不是说外地厨师做不出本城菜和广粤菜,只是从小不生活在当地的环境里,没有被当地的饮食喂养长大,就是缺少一种感觉。
谁都说不上那是一种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