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君恩凉薄 (第2/3页)
当初杨柳又何尝不是宠冠一时?”
项重华不由苦笑道:“虽没见到杨柳,但那个思夫人的确是个一流的绝色佳人。没有想到袁燧虽然是草包一个,却这么有艳福。”
秦非道:“袁燧可不是个善茬,以我所见,他的道行比袁浕说不定还胜上几筹。”见项重华一脸迷茫不解,接着道:“你们可曾听说过袁燧小时候的故事吗?”
孙哲笑道:“这位主子自小就不安生,故事确实不少。他最喜欢调皮捣蛋,动辄便溜出宫去。听说有一次竟然失踪了数月。回来后才知道他是被蛇咬了,幸得别人相救才捡回小命。”
秦非道:“没错。可偏偏当时的毓王却望子成龙,给他找了个出了名的严师做太傅。这一下他莫说是出宫,就连玩耍都成了奢望,只能天天被拘在屋子里读书。”
孙哲点头道:“确有此事。只是后来那位太傅不知怎么的就失了宠,太傅也换了人。”
秦非道:“这便是咱们这位陛下做的好事了。他故意在那位太傅跟前装傻,背不下书。那位太傅清高的很,哪里管他是太子还是平民,不是罚他面壁就是打他手掌。王后心疼儿子便和毓王大吵,毓王又气又疑,便私下亲自检查袁燧背书,结果发现儿子除了个别字记错外,几乎是倒背如流。惊奇下问袁燧,袁燧便一脸委屈地说,太傅气他连字音都读不准,枉为一国王储,不过是命好罢了,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罚。那太傅崖岸自高看不起贵族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且谁能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心思?毓王这一下哪还会不信,碍于那太傅是闻名天下的名士才没有跟他为难,但立即找了个借口辞退了。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袁燧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思,长大了又怎会易与?袁浕事事恨不得亲力亲为,不肯亲信别人,结果臣子们个个怕他怕得要命,反而事事缩手缩脚。袁燧却和臣子们打成一片,虽然玩世不恭,但逆耳的忠言没有一句不听,功臣没有一个受过半点委屈,捧得满朝文武各个自视为担负着举国兴衰大计的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自己却拱手而治,乐得自在。这样的人,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他单纯。”
孙哲和项重华互相对视一眼,皆觉得脊梁骨发寒。
项重华干笑了一声道:“你怎么连这些小事都知道?该不会,这也是你们玄武潭必修的课程吧?”
秦非认真道:“要了解天下,自然就得对所有王室要员的脾**迹了如指掌。何况那位太傅,便正好是我的师兄。”
项重华喜道:“那你也一定知道本太子小时候的事迹了?说来听听嘛。”
秦非道:“最常听的便是重华太子偷酒给结交的侠士的事情。”
项重华两手一拍,兴奋道:“没错没错。是有这么一件事。我还为此挨了父王一顿打。你们都怎样评价本太子呢?”
秦非摇头笑道:“大家都说这重华太子也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忒,嘿,忒实心眼。偷了酒后知道用水勾兑上,却忘记了盖住塞子,不被发现才怪。”
项重华顿时无声,蹲到地上,用手指一圈一圈画着圈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