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压力 (第2/3页)
荣也深知这一点,故而,老老实实地谢恩出来了。
人在屋檐下,想不低头也难。
只是老话说的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从瑶华宫出来,曾荣正犹豫着是回乾宁宫回话还是回内廷局去看望李若兰时,只见阿梅迎了过来。
原来,朱恒得知她去慈宁宫谢恩了,见她没去见他,以为她又出什么事了,特地命阿梅来找她,阿梅也是转了一大圈才找到瑶华宫。
曾荣没跟阿梅去见朱恒,刚回宫,她不想得罪太后,也不想得罪皇上,交代阿梅后,犹豫再三,她还是进了乾宁宫。
像是猜到了她会来,大门外的太监拦住了她,说是让她先静养三天,三天后再来上工,至于上什么工,小太监没说。
转身离开后,曾荣直接回了内三所,先把自己从浣衣局带来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找出纸笔,这三天她打算画几幅花样送去锦绣坊。
这个月她回了几次家,对陈氏的人品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她想再帮帮她。
之前曾荣为她请的丫鬟婆子她都退回去了,只留下伺候阿华的那家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如今能住这么好的房子,能吃饱饭,还不用下地做事,这种日子对她而言就像是做梦一般,她不敢再生出别的贪念,怕有朝一日梦醒了要回到之前的困顿。
因此,她拒绝用下人,说是这点家务活对她而言不算事,还有,曾荣给她的银两在保证曾贵祥和阿华在外头的花销下,多余的她攒起来买地了。
日常一家的花销是靠曾富祥做管事的工钱支撑着,两口子商量好了,说是要争取在几个弟弟妹妹成亲时能拿出一百亩地的陪嫁或聘礼。
曾荣见陈氏提到这个话题,也才想起来,二哥今年十七岁了,这个年龄该说亲了,难怪大嫂如此节省,曾荣送她的好衣料和几样金饰全都收起来,说是等二哥说亲时用得上,省的再花银子买去,而她就一个乡下人,也不出门,日常衣裳有几件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