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第2/3页)
下:“大帅,不知道朝廷派没派援兵出来,否则只凭咱们这三万多兄弟,可挡不住二十万的鞑子。”
卫境的拳头紧握,死死的盯着鞑子大营,口中恨恨的说道:“唯有一死尽忠报国。”
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卫总兵,不要说什么生啊死的,守住山海关才是正理。“
卫境识得这个声音,头也不回说道:“吴巡抚,我们当兵的只有一腔热血,鞑子想攻下山海关,得从我身上踏过去。”
吴海堂,江南人士,永乐二年进士,自认为是文人清流,最看不起当兵的人,粗鄙二字在他这里仿佛成了武人的代名词,宣德四年吴海堂升任辽东巡抚,成了封疆大吏,却从来没将身为勋爵总兵的卫境放在眼里,平时大事小事处处打压。
吴海堂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七八岁,长得一表堂堂,只是薄薄的嘴唇暴露了他尖酸刻薄的性格,虽然身上穿的只是七品官服,但神情比身边的三品大员还要倨傲,他鼻子里发出嗤的一笑。
“卫大人,辽东丢了大半,也没见你流了一滴热血,你们这些武人说的是天下无敌,做的是无能为力。”
这个年轻人乃是辽东巡按御史秦良田,也是进士出身,巡按御史位卑而权重,少年得志,骄横跋扈。
卫境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到了这个时候,不同心抗敌,还在内斗,这样的辽东,还值得他用生命来守护吗?这个时候他有些心灰意冷。
金世杰气得双眼冒火,却发不出来。
不远处却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武人用鲜血生命来守护国家和人民,你呢?只会摇摇笔杆动动嘴,有什么资格来说三道四。“
众人惊讶地看过去,都觉得奇怪,在辽东,还有人敢这么怼秦良田?
城墙马道的台阶上,缓缓的走来一个人,戴着文士帽,穿着月白色长衫,披着黑色大红衬里的披风,脸上戴着镂金面罩。
秦良田怒道:“你是何人?敢如此大放厥词?不知道这里是军事重地吗?谁放你进来的?”
卫境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浑身哆嗦了起来。
来人淡淡的说道:“在大明,还没有我进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