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第2/3页)
上。”左相古非临出列,“‘泽兰’一向安定,如今边疆士兵人已达二十万,加上各地防卫,兵部在册士兵达四十万人,每年军费开支庞大,如今国泰民安,如果裁军,就能彻底减少我们的军费开支,这些士兵回乡,能还耕增加赋税,恳请皇上考虑。”
她一边说一边偷眼看我的表情,看到我露出倾听的表情,这才放下心,说的越发流利。
几名在殿的武将脸上,沉黯的神色无法掩饰。
国库今年开支紧张是事实,国泰民安之下臣要求裁军的要求更是无可厚非,诗词缠绵早胜过了当年的金戈铁马,满朝皆是读书人。
“沈将军刚传捷报,你让皇上现在下令裁军,不怕寒了将士的心吗?”有人愤愤开口,看装束,不过是个小武官。
“既传捷报,已是胜仗,不日归京,为何不可以裁军?”古非临倨傲冷哼,“施明语你不过是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私自出列,殿上失仪,又该受什么惩戒?”
“皇上。”那施明语紧绷着脸出列,恭敬跪地,“施明语失仪,愿受责罚,但是裁军之事万望考虑,我‘泽兰’近年不断裁军,若不是当年人马不够,又怎么会有沈氏一门数将的惨烈,又怎么会有沈将军……”
话到这,殿忽起一阵唏嘘声,古非临脸上的表情瞬息变了几变,很是难看。
他们的争执我不是没听到,但我的重点,是将眼神投向了身边的容成凤衣,眼皮挑了挑。
容成凤衣收到我询问的眼神,庄重的表情柔和了下,两人之间以眼神交流着无声的话语。
——你真让我做主?
——当然。
——那我做出决策,你可别怪我。
——昨天答应了,自然不会反悔。
我们在这轻松的眉眼传情,殿的争执已到了激烈的地步,官一排,武将一列,互不相让,不过显然官的地位更高,左右二相的决策,除了帝王再无人能改变。
“四十万大军,真的挺多。”我随口的一句感慨,两列人神色各异,一边欢喜一边愁。
“皇上圣明。”古非临快的加上一句,“如今每年赋税十成将近一成用作了军饷军粮,用度太大。”
“将近一成啊。”我长长的声音里满是惊讶的感慨,古非临的表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武将们则是闭口不言,垂首落寞。
就在古非临脸上笑容即将扬起的时候,我忽然哼了声,冷笑,“诸位可记得千年前的‘夏宇’皇朝?”
不等人回话,我拍座长身而起,全身扬起威势的气息,眼神里一一掠过众人脸上,“‘夏宇’皇朝昔日以一国之力吞并天下四国,面对‘端庆’国一战胜利,坑杀了多少对方士兵,可有人记得?”
“回皇上,四十万。”施明语小声地回答。
“是啊,四十万。”我一步步走下龙座台阶,领着众人的目光,在古非临面前停了停,“四十万只够一战,很多吗?”
古非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可有人知道‘夏宇’皇朝前后征战二十年,每年的军备是赋税的多少?”
“回禀皇上,三成到五成。”这一次,施明语的声音大了不少。
“三到五成。”我又一声冷笑,在一列官前停下脚步,“方才谁告诉朕不到一成的用度过高的?”
“皇上,我们不是‘夏宇’皇朝。”礼部尚书鼓起勇气回答,才与我目光一触,猛抖了抖身体,垂下头。
“我们不是‘夏宇’皇朝,但‘泽兰’怕不要成为第二个‘端庆’!”话语不怒自威,让人不敢接嘴,“我们甚至还不够资格做‘端庆’国,因为我们即将连四十万军队都不够。”
没人敢说话,她们在我的话语听到了嘲讽,更听到了愤怒。
左右二相互相打了打眼色,右相韩悠途试图打圆场,“皇上,我们与周边四国交好,不会有当年‘夏宇’皇朝的事情发生,若皇上想加强军备,可明年国库充盈再行。”
缓兵之计,话语漂亮,让人一时找不到漏洞。
“不会?”我显然并不愿意接受她的话,反问的声音里跳动着深深的讽刺,“你们是不是想告诉朕,这些年来频频骚扰边境的胡人只是蛮夷,算不上大规模的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