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未来舰船和女人的地雷 (第2/3页)
掉,且在港口以外的地方难以对自身进行维修,才回到了船越大人越多的模式。
潘文心里觉得玩家应该不屑于用非常规的手段攻击NPC,不过他也需要跟其他势力的NPC互坑,所以还是要考虑尽可能规避掉人员过少带来的各种弱点。
第一,AI控制与战舰核心主机分离,并把本体放在距离主机很远的位置,因为护卫舰的体积够大,每个区域对高能电磁爆炸产生的反应不同,再为两台主机额外增加一层防磁层后,能最大限度避免同时瘫痪。
第二,在战舰控制室的部分,AI只负责导航、雷达和战术班的工作。它不再像几百年前一样控制武器、护盾系统,这些战斗系统还是由人来做,控制室中的人员大都有超能力型执照,可以提高战舰能力的同时,也回避掉AI被黑客入侵产生的不良影响。
至于避免登船战斗,就跟AI或主机没啥关系了。按潘文的思路,既然机库都没了出港后就没有人员出入,干脆什么通道都不留。
想法似乎与船员的进出需求有矛盾,然而事实不是如此。
简单的说,他只要把入口做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就可以了——比如在AI控制开启锁定零件后,还需要起重机帮忙把舰船整个面上万平米的装甲一起拉开才能出入——缩小比例的话就与古代的手机壳、书皮差不多意思。
这种结构同时能起到将人员出入通道、设备检查与维修通道隔离的目的,外人如果不明白结构,在外装甲上打洞也不一定能找对地方。
到了这一步,人员出入与维修通道都被完全隔离了,那还需要什么设备维护人员?
有智能AI帮忙,甚至连引擎、能源、食堂的管理都可以交给它遥控的机器人,算一算,一船能有个三四十人就顶天了。说白了变成了大号巡逻舰。
在定制系统的帮助下做过改动并重新分配了空间,潘文才发现他面前的船好像已经不算是护卫舰了,人家的护卫舰可是集突击、巡逻、护卫、侦查、装载、自我维修于一体的多面手,眼前这东西就是个……好吧,至少火力与常规护卫舰一样。
还有个麻烦,潘文为它配置了高一级的护盾和引擎,最后还是没能把内部空间耗光,毕竟一般船上人员的运动空间占据的比例也几乎有机库的一半,这里他省下来一大半就足以提高几个主设备的能量等级了。
增加更多副炮或添加导弹、鱼雷发射系统?
成本啊成本,既然是炮灰,就不能指望它用太离谱的火力,潘文还是比较喜欢主炮的威力与射程,副炮理论集火杀伤虽然高于主炮,但是进入那种射程对船队自身的威胁也太大了,在副炮射程中护卫舰对付总价值相当的巡逻舰舰队甚至还处于劣势。
缩小尺寸?
貌似缩不了多少。
护卫舰的中轴长度是由主炮及其机械运动系统、引擎室及其不可分离的设备组件(大多数包含护盾核心)、推进器组的总和决定的,哪怕是重锤号那么大的家伙,其实也遵守这个定理,那玩意的引擎室和推进器组比中型护卫舰大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