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虫群的艺术 上 (第3/3页)
是让人愉快的事情。”
中断通话,等到潘玥儿带着胖墩号过来,听过工作报告,询问了下舰队中最近的船员情绪,直接带着少尉二号和胖墩号开始接近E7,对其大气层外虫群进行试探。
试探行动以黄金号及其搭载的超限机甲队为主,胖墩号和少尉二号主要负责在后方两三万公里的位置做远距离支援,胖墩号也放出了舰队唯一的一艘罗德康斯级导弹巡逻舰以便应对状况。
摆出这种阵型,主要考虑到生物体防御能力有限,但数量有点离谱,火力强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密度更重要,黄金号的拦截体系也更适合对付弹道速度慢的球型能量体。
关于虫群太空种的信息,仅有史料里有只言片语,黄金号没有急匆匆冲过去,接近到一定位置后控制着速度做绕轨接近,后半段平均相对接近速度每秒不到六公里。低速接近也是能很好测试虫群集群反应的方式,假如这帮东西有指挥,可能一拥而上,反之则需要到达很近的位置才会有反应。
为了应付虫子,也使用了多重侦查结合的方式,豆豆的计算力大部分用于观测卫星传来的实时画面分析,超限机甲也分为几组,保护R型球状机前出观测,保障在更远的位置确认虫群动向。
面对太空生物,物理观测的效果比感应器和雷达都好,距离大气外层约12万公里侦测到了虫群异动,它们开始定向扎堆。
看着异动分析图,潘文的瞳孔缩小,眼睛眯起,嗅到了真正威胁的味道——这群绝不是什么普通虫子。
潘文一般不会以单一的非确定理由做判断,这回他的判断仍然是多方面的:12万公里,生物体视觉部分没有足够大的直径,在现场低光通量情况下,不可能依赖视觉在12万公里处锁定约五万平米的截面。既然观测到的虫子达不到视觉标准,唯一能泄露黄金号移动情况的,只有推进器产生的辐射,如此低的相对接近速度,黄金号的推力不足1%,巨大躯体还会遮蔽单个推进器产生的推进反应至少九成,虫子必然是对能量非常敏感才有可能捕捉到信号。仅此已经可以说明它们对高科技战争机械的针对性进化等级非常高,远远超过它们的祖先。
但这还不算厉害的,让潘文警觉起来的是它们扎堆时的行为模式。它们没有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互相间保持数倍体型的间距,形成单层屏障式的扎堆。这个扎堆效果没有形成大于个体的大面积阴影,导致普通的物理成像还需要继续靠近才能察觉到它们的集体动向,根本就不可能是生物本能反应,已经算的上是战术移动!
如果黄金号没采取多种物理成像手段,实际上在情报阶段,虫子就已经占据优势了,可以想象常规移动时碰上,它们也许在主炮射程外就能捕捉到战舰产生的能量反应。
虫群的规模有点大,已经出现战术动作证明至少有集体智慧,要撤退吗?
不行,D21全部投资的人力物力以及舰队在这段时间可产生的盈利,投入总值超过一百万星币,关系到后期能不能继续跟玩家闹腾。就算E7的虫群真是“雨”所监控的东西,也要在它们表现出实力前拿到足够的情报,哪怕黄金号和超限机甲会有危险,都必须让队友们弄清楚是什么样的邻居在旁边,否则等它们主动动作时,什么都晚了。
十万公里,黄金号停止了继续接近,调整到对轨道攻击姿态做环形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