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连城 四、奈何殊途 (第2/3页)
“将军,正是此人引董卓进京,也正是此人放李傕进的长安城,这才导致二贼先后祸乱京师。如今此人来到曹大人帐下,难免不会再次作恶。在下此次千里迢迢赶来,便是欲救曹大人于水火,但不知张将军肯相助否?”
“这是自然,只是孟德与那戏轩已然前往徐州征讨陶谦了,若他真要对孟德不利,此时也为时已晚。况超弟与陈宫在外巡视未回,单凭我一人,要除此人谈何容易。”
“将军多虑了,曹大人与将军您是多年故友,若是您亲自前去,他自然会相信将军。若真等到那段轩用计害了曹大人,接收了他的部下,那时,只怕这兖州就要易主了。”
“咳!也罢!我即刻动身,这便前往徐州去找孟德。”
“将军忠义,在下佩服。那在下也做些分内之事,替将军去告知令弟与陈宫。”
“如此甚好,那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动身。”
之后,张邈带领五百骑兵动身前往徐州,而张枫则按照张邈告诉他的陈宫巡视路线去寻找。
张邈单纯地认为只要能见到曹操,他一定会相信自己,处决段轩。
只是,在这件事上,张枫比他看得更透。望着张邈的骑兵掀起的尘土,张枫冷笑着骂道:“蠢货。”
如果是袁术,甚至哪怕是李傕这样的主公,那么这事的结果肯定是段轩丧命。可是,那是曹操啊,一个从来不拘常理的人。不论如何,是段轩让曹操一跃成为能与其他诸侯抗衡的人,段轩的计谋能让曹操省去数年的时间。说得难听些,张邈虽与曹操交厚,但无论是用计还是用兵,都并无长处。
张邈重义,定然会一心想救曹操,而曹操对于能力出众的段轩也一定会“执迷不悟”。曹操当然不会让手下知道自己的谋士是夜语的叛徒,那样的话最坏的结果便是兵变。那么,解决的方法当然只有一种,就是将张邈关起来。
曹操虽然做事果断,但也不会杀了张邈。毕竟无论是从大义来说,还是从张邈的本意来讲,其实也都是为了曹操。
但这便已经足够了,现在只须找到张超和陈宫,稍加渲染便大功告成。
而事实,也确实如他料想一般……
————————————————
数日后,徐州,曹军营地。
就在段轩和曹操正商议进攻策略之时,张邈喘着气冲进了帅帐。
“孟卓?你为何到此?”曹操眼中满是诧异,而段轩则隐约猜到与自己有关,因为张邈此时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好你个段轩!老实说来,此番你投靠孟德究竟为何!”张邈指着段轩,怒气冲冲地吼道。
“张将军所言何意?戏某听得糊涂了。”段轩装作无辜。
“休得抵赖!你可是欲害孟德如董卓般成为天下之公敌么!”张邈气得浑身发抖。
“孟卓,此事你是从何处听闻?”曹操疑惑地问道。
“夜锋的′夜袭令′已然送达,令牌我已验过,那传话之人对我说,他们已然查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