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汤山战役 (第2/3页)
殊观瞄能力,参加战斗,并充当了战略侦查的耳目。
自行火炮的炮弹已经消耗一空,现在,是个摆设。
为了尽快取得胜利,寒烽部队全面围攻,又有所选择,重点分明。
在汤山东面,日军总共有四个据点,最为关键。
还有一处炮兵阵地,三个重机枪阵地。
鬼子的四个据点,被杨超然命名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编制起来。
一个据点,就是一个村子。
和此前南边迂回突破不同的是,这一次,敌人肯定有重炮配合,所以,在纷乱的壕堑地带作战,坦克冲锋损失太大了,绝对不能用。
一号阵地,一个五百多人口的村落,被日军占领和彻底改造成一个大量钢筋混泥土的城堡。
一个中队日军坚守,背后,有三门山炮和一门野战炮随时策应。
日军守军,拥有绝对充足的军火。
三门迫击炮,其中一门是中型,三挺重机枪,两门机关炮,其余轻机枪步枪掷弹筒不。
日军隐藏在壕堑中,对中国军队猛烈扫射和精确狙杀。
一个步兵连在机枪和迫击炮掩护下,朝敌人冲锋,冲锋三次以后,一百多饶部队,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战斗异常惨烈。
一号阵地,是东线进攻的重点,进攻之前,关于如何冲锋,如何组织火力配合,都进行过指导和演习。
还是失败了。
日军的工事之多,之坚固,超过了寒烽军队的想象。
日军都是训练多年的精锐老兵,战斗素质,远不是中国官兵可以比拟的。
但是,中国官兵,英勇顽强,死战不退,宁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割麦子一样倒下去,也绝不退缩。
第二个连队调集上来,继续进攻。
寒烽听到汇报,也亲眼看到了战斗的惨烈。
满地尸体,令人心碎。
日军善于隐蔽在反斜面上,也善于在坑道和外面阵地上进行灵活转换,之前的中国炮火那么凶猛,都没有伤害几个敌人。
寒烽也承认,自己麻痹大意了。
坦克都在东边准备着,等待着战机。
只有将敌人几个关键的村镇堡垒拿下,才能填平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