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医院故事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好的年代与最坏的年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最好的年代与最坏的年代 (第2/3页)



    “陈老师,知不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你的《针灸学》课?”丁沛然问道。

    陈安东摇摇头:“之前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争议,具体的情况怎么样,我了解不多。”

    “自从你的《针灸学》公开课,上了都市频道之后,都市频道的收视率上升了不少。现在已经有商家冠名了。都市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就是你的公开课。我家里,我爸妈也都是你的公开课的忠实粉丝。现在我也算一个。”丁沛然说道。

    “不会吧?这么多人关注我的《针灸学》课程么?”陈安东有些吃惊。

    “当然。这也说明了一点,中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并不是像当前中西医完全不平衡的状态。大家都还是希望咱们的传统中医能够真正发展起来。但是,中医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还很不足。中医确实出现了问题。”丁沛然开始归入正题。

    陈安东点点头:“没错。中医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不适应。中医发展到今天,一切都还是沿用老祖宗的各种理论方法,我们在中医方面的研究做得还不如外国人。中医方面的专利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我们在自卑的过程中,外国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医这个巨大的宝藏。我们的中医教育也存在极大的误区。传统中医不是几年的大学就能够培养得出来的。我们批量培养出来的根本无法成为合格的中医。最佳的学习时间早已经被我们浪费掉。这是非常可惜的。”

    “陈老师是不是在说,中医应该沿用古代的传授模式。但是那样一来,中医在数量上怕也很难满足需求。”丁沛然有些不解。

    “我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现代教育有现代教育的优势。但是传统中医有它的特殊性。中医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广泛,光靠大学的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有了对中医的认识。接受中医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中医观念。这样才能够真正源源不断地培养中医。”陈安东说道。

    “这是不是你在中医药大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丁沛然问道。

    “这倒不是。我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让我来上这么课,讲理论我肯定讲不了。只有结合应用来讲。”陈安东实话实说。

    “但是你这种授课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据我了解,现在不光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在追你的课,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对你的课程感兴趣。很多中医学校师生对你的课评价很高。”丁沛然笑道。

    陈安东笑道:“有这么好的效果,我还真是没想到。”

    丁沛然在报纸上自然不可能将陈安东的对话直接写上去。而是结合陈安东开课以来的几件往事,将陈安东的这次专访报道了出去。

    网络的热度保持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冷却了下来,大众对于陈安东课程的关注程度终于慢慢降温。普通老百姓毕竟对中医了解不多,《针灸学》课程讲得再好,他们也很难听得明白。不是每次陈安东的课程里面都会有叶子这样的故事。关注的人慢慢地只剩下专业人士。

    不过胡谦亲自过来告诉了陈安东一个好消息:“陈医生,好消息啊。你的《针灸学》课程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了。我们申报国家级教改课题的成功几率也非常大。你是课题的主持人。”

    “我是主持人?”陈安东大吃一惊。

    “你现在这么大的名头,不是你来主持,我们怎么能够成功申报啊。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学校的教改课题团队要做一个课题说明。评审专家组发话了,你这个主持人必须过去。否则,他们不予通过。”胡谦笑道。

    很显然。专家组并不想为难三湘中医药大学,而只是想与陈安东沟通一下。

    申报工作都已经到了这份上。陈安东自然是不能拒绝,“大家都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我出来做点实际的工作也是应该的。”

    “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