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2254节 以普渡为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54节 以普渡为名 (第2/3页)

忍住向天子基外看去的念头,知道琴丝对此多半有所知晓,而他和赵佶进入天子基,就是帮琴丝验证她的推断。

    当时慧远显然没有沈约的认知,听闻对方“指点”,立即道,“谨遵佛谕。”

    沈约暗自叹口气,心道在这一刻起,慧远就不是觉,而是迷了。

    那个假阿弥陀佛闻言满意道,“既然如此,你当以圆寂的法门听我召唤前往一地……到达那里,你就可普渡众生,行回向门,等到功德圆满,自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慧远露出喜意,“遵谕。”

    慧持突然道,“阿弥陀佛,弟子一事不明。”

    假阿弥陀佛微有不耐,随即散去不满,“何事?”

    慧持谨慎道,“根据佛经所言,我等要往生极乐,当在示寂入灭时,留一念明观。佛经对此的形容是——若能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假阿弥陀佛反问道,“那又如何?”

    沈约微有意动,知道如今的慧持反倒比慧远更加清醒,或许这就是旁观者明。不用慧持再问,沈约已知道慧持的用意——相对大乘而言,小乘似乎境界不高,世事上,这世上能以小乘法门证道之人,无不都是世所罕见的智者。

    自了汉不但严格持戒,而且念念清明,对于经书言及的次第可说是清清楚楚。

    释迦说经,不但说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而且说了详细的修行步骤,以及修行者到哪个步骤后,会有什么反应都是说的一清二楚。

    不然佛教中何以有显教一说?

    何为显教?那就是显而易见、清清楚楚的教法。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释迦从未有如此想,他对自己所知全无保留的传授给弟子,甚至因弟子不明,他仍旧耐心反复从多层面的进行解说。佛未留经书,只是弟子怕遗忘,这才召集强闻博记的弟子将佛所说的言论汇聚成经,而佛说的修行次序,同样清清楚楚的留下来写在经书中。

    不过就和学数学般,学数学有几种人物,一种是天才,对公理定理的理解是想当然尔,他们一见到公理定理,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