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三大族系 (第2/3页)
国建都。这就是高句丽国的来源。
公元3年,高句丽国王将都城从高句丽县移到国内城,此后,高句丽开始不断地扩张和入侵地盘。
高句丽的农业、畜牧、渔猎、手工业比较发达,其民族不是游牧民族。
高句丽的官职等级森严,主要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大加等。
高句丽和夫馀同属于一个民族,部族分为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五部。
公孙度雄据辽东之时,高句丽国王伯固臣服于辽东军。沛者然人,正是奉伯固之命,率兵救援公孙度的。
汉末,高句丽人数约莫二十万。
沃沮,又称作是勿吉、窝集、乌稽、阿集,意为“森林部落”,是满饶先祖。
沃沮人也是濊貊饶分支,分为北沃沮、南沃沮(又称为东沃沮)。
北沃沮分布在黑东南、吉东北、俄沿海州,滨临大海;南沃沮(东沃沮)分布在巢纤半岛东北部,滨临大海;两部连通。
沃沮人一直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政权,他们分成大不一的各部落,又以部落联盟为统治。
沃沮部落西临高句丽、西北临夫馀,时常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时而亲近夫馀人,时而亲近高句丽人。
夫馀、高句丽、沃沮同属一个民族,他们语言相同、风俗习惯相近。
直到东汉末年,沃沮人依旧是没有完全进入阶级社会,他们的主体还处在氏族部落时期。
沃沮人农业、畜牧、渔猎、手工业,皆是比较落后。
汉末,沃沮人数约莫十万人。
肃慎,又称作是息慎、稷慎,华夏东北部的另一个古老民族。
肃慎人分布于夫馀人东北方、沃沮人以北的地方,其地滨临大海,距离辽东郡、玄菟郡最远。
春秋以前,肃慎人臣服于华夏王朝;但到了战国时期,只有挹娄饶记载,很少见到肃慎饶记载。
两种主流的看法是,其一,挹娄人阻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