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纳贡 后果自负 (第2/3页)
大明内乱不断,现在不让琉球纳贡。
另外东南亚各国已经被红毛夷和弗朗机人控制,他们都不再向大明纳贡……。
陛下,说句实话,这样也好,他们不纳贡,大明也能节省一大笔开支。”
范景文说的其实也有道理,要知道在明朝鼎盛时期,为了彰显大国风范,大明回馈给藩国使臣的财物远远超过他们的纳贡。
有的国家进贡一匹野生动物,都可以从大明换成珍贵丝绸珠宝。
这样一来就导致那些藩国争相前来纳贡,并且还带着大量的随从。
大明对这些人都是要打赏的,为了得到大额赏赐,连努尔哈赤都经常带着很多人来纳贡。
他们那时的纳贡已经变了味,完全就是想从大明拿到更丰厚的回馈。
甚至还有国家为了向大明纳贡不惜大打出手,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倭国。
我们东边的邻国,从始至终,都是对我们觊觎已久。
当华夏强盛的时候,他们想法设法占咱们的便宜。
当华夏国力衰微的时候,他们露出狼子野心。
明朝嘉靖时候两伙倭国人为了争相向中国纳贡,竟然大打出手,贻笑大方。
当时大明君王认为天朝富有四海,四夷都是茹毛饮血不开化的民族。
向华夏称臣,奉献给华夏上国礼品,华夏不必占他们便宜,更不必以此敛财。
反而恩赐更多,只要他们能听话,能奉中华为嫡统。
这种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思想从汉朝就有,隋朝杨坚时达到极盛,但连绵不绝,一直到清末。
当时倭国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将军的权力式微各个豪族相继掌控地盘。
而明朝实行海禁,不随便和外国人通商做生意。
于是向大明朝纳贡,从而换得赏赐,成为日本与中华贸易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包赚不赔。
当时倭国大名大内氏派遣宗设谦道和细川氏派遣瑞佐分别向大明前来纳贡。
来大明纳贡,必须持有国书,当时叫做“勘合”,以此证明并非阿猫阿狗,而是合法的政府。
当时持有“勘合”的大内氏,那么按道理来说,这次纳贡本就没有西川氏什么事了。
但是细川氏除了正使瑞佐外,聪明的派遣了原本是中国人的副史宋素卿。
这个宋素卿深知在大明办事的潜规则,用重金贿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