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914.赵匡胤国不富民不强(4400字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14.赵匡胤国不富民不强(4400字求订阅) (第2/3页)

    但他不想跟赵匡胤再争论什么爱民如子了。

    他是真的被恶心到了。

    你所谓的爱民如子,你是要跟别人比烂吗?

    大秦真龙:

    “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赵匡胤到底对百姓怎么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你难道还要去扭曲别人的三观吗?”

    …………

    赵匡胤只感觉到自己的脸被打的啪啪直响,他本来还想在爱民如子这个维度上多争取一点。

    可现在呢?

    好像所有人都不愿意听他说话了。

    就连秦始皇都不想听他说话,赵匡胤就感觉到自己像是被抽空了力气一样,瘫软在龙椅之上。

    他只能放弃这个话题。

    杯酒释兵权:

    “好吧,咱们就算赵匡胤勤政不爱民。”

    “但这也不能够影响赵匡胤对炎黄历史作出的贡献。”

    “我们可以看第二个维度,国富民强。”

    …………

    李世民看赵匡胤都不敢去争论了,他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就是要这么收拾你。

    要不然你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李世民现在就是要狠狠的去踩赵匡胤。

    而且赵匡胤现在的漏洞太多了,就是不用陈通,李世民都觉得自己可以把赵匡胤喷的体无完肤。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说到国富民强,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百姓是不是富有呢?”

    “这简直太明显了。”

    “百姓手中没有土地,还得要承担高额的税负去供养那些官老爷。”

    “这百姓能富有吗?”

    “所以这所谓的民强,跟赵匡胤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

    崇祯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口水,陈通区区几句,竟然完全颠覆了赵匡胤在他心里面的固有印象。

    他以前还觉得,像赵匡胤这种皇帝,最起码可以做到勤政爱民,国富民强。

    那是对标唐太宗李世民的人。

    可经过陈通这一分析,他就觉得这里面的问题简直太多了。

    每一个维度,都只能占半个呀!

    自挂东南枝:

    “我心中的赵匡胤,那是勤政爱民,可结果却是勤政不爱民!”

    “我以为赵匡胤执政期间可以做到国富民强,可以达到贞观之治的水平。”

    “可是我现在才发现,自己太草率了。”

    “贞观之治还真不是一般皇帝可以达到的。”

    “起码赵匡胤就离贞观之治差的十万八千里。”

    “百姓的日子惨成那样,可以说是无立锥之地,这怎么扯得上富有呢?”

    “怪不得所谓的盛世,治世,跟宋朝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原来宋朝的经济更惨呀!”

    …………

    朱棣那也完全同意小蠢萌的看法。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看来有人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很多人都在吹宋朝经济如何如何?一个治世都没有,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

    赵匡胤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现在他如果去吹自己百姓有多富有,那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百姓们连土地都没有,还怎么有钱?

    难道告诉大家,北宋的百姓都靠经商吗?

    就是赵匡胤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言论简直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就是在陈通那个时代,那也做不到全民经商,那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依靠土地来生活的。

    所以赵匡胤只能放弃,免得被群嘲。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时期的百姓的确不富裕。”

    “杨广时期也不一样吗?”

    “所以,咱们还是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国富上!”

    “宋朝的经济,那是有目共睹的,谁不夸宋朝经济发达呢?”

    “这都是赵匡胤留下的好制度!”

    “在国富这一块上,赵匡胤绝对可以媲美隋朝两位皇帝。”

    ………………

    你是真敢想啊!

    杨广眼中满是不屑,就你宋朝的经济,还敢跟我隋朝比?

    这脸得有多大呀?

    杨广可不会惯他的臭毛病,而且杨广是最讨厌儒家皇帝的,赵匡胤偏向儒家的程度,那比李世民更甚。

    杨广碰到这种皇帝,不直接喷他一脸,那真是对不起自己。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这脸皮是有多厚,才能装作看不清隋朝和宋朝的差距?”

    “我可是主修的经济之道,我甚至连史料都不看,我就可以直接断定,”

    “赵匡胤的王朝跟富有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

    这么肯定吗?

    汉武帝,刘备,刘秀等人都是满脸的诧异。

    尤其是刘备,他根本没有见识过杨广在经济之道上的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