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二龙争锋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老爷子的离去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老爷子的离去 (第2/3页)
功德碑上,自然还是要歌功颂德。包括哀册上,都还是要说好话的。而在撰写了老爷子神圣功德碑文之后,黄琼当即决定。自己将来的功德碑,按照那位则天大帝的做派,一个字都不写。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说吧。做儿子的给老子脸上贴金,虽说是万不得已,可这心中自然还是有些不舒服。
如今黄琼对朝政掌控的愈加如意,整个朝政如铁桶一般。明知道,他在给老爷子定庙号,或是谥号的时候,有些东西在睁着眼说瞎话。可最终,还是没有人敢光明正大的指出来。因为对于傅远山,吕蒙正、吕端三位相爷来说,这事都是小事。皇帝愿意睁眼说瞎话,给他老子不断的扣帽子,那是皇帝的家事。作为臣子干涉并不是什么好事,反正天下臣民眼睛不瞎。
当年太上皇在位的时候,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有数便可以。皇帝老子都死了,表表孝心,作为臣子就不要太过于干涉了。哪怕明知道,皇帝在睁眼说瞎话。有那个在这事上扯皮精力,还不如将精力放在政务上。让天下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那才是真正的为民谋福。文官之中,三位宰相不出头,其他人想要劝谏的想法,便在第一时间之内偃旗息鼓。
便是那些有心找茬,对黄琼新政不满的清流,以及宗室之类的,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反对的话。死者为大,而且死者还是一位也算是励精图治二十年的皇帝。这个时候找茬,哪怕是证据确凿,那也是嫌自己脖子太硬了。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老皇帝更适合那个宪字,这个孝字实在有些高了。但不想找麻烦的他们,相爷不出头,也就都没有说什么。
按照大齐定制,历代帝王驾崩在完成大殓之后,都要将梓宫移陵到丽正殿停灵,供诸臣、宗室、勋贵祭拜、守灵,整整四十九日。如果钦天监算出近日有良辰吉日,便守灵之后将梓宫送往帝陵安葬。如果没有,便需要将梓宫送往寿皇殿暂存。老爷子丧礼倒也很顺利,在老爷子驾崩之后第六十天,钦天监算出了好日子。黄琼打破了历代,嗣皇帝只送到东郊的惯例。
亲自带领群臣、宗室、勋贵,将老爷子梓宫一直送到了老爷子的寿陵。并在入葬的时候,打头挽着运输梓宫的龙輴,一直到老爷子的梓宫,稳稳的被安放到棺床之上,龙山石安放完毕。黄琼看着并排而立的,老爷子与大行皇后梓宫沉默良久。才在身后永王与傅远山,再三劝说与催促之下,对着老爷子梓宫,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并燃上一注清香后,默默转身离开。
而皇帝转身离去,早已经等待良久的太监,将最后一批的陪葬物品,主要是老爷子生前穿戴过的龙袍,衣冠,以及老爷子最为喜爱的物品,一样样的摆好在金券之中。其余的陪葬物品,早在老爷子大殓之后,便已经陆续送到了皇陵,摆放进了地宫。其实老爷子陪葬的物品并不多,只有一些老爷子生前用过的瓷器、漆器,金盆外加上一批乐器,以及文房四宝。
老爷子无论在位期间,还是退居永福宫,生活都还算是简朴。与他的那些儿子相比,远称不上奢华。而且在病重期间,便已经遗命除了生前使用的物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