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45章 模型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 模型图 (第2/3页)

到有清晰署名的邮件一共六封。随便点开了一封,署名是滨城化物所——华夏科学院滨城化学物理研究所。

    “这不是《化学物理学报》的承办单位吗?”杜恪对滨城化物所还是了解的,毕竟《化学物理学报》就是华夏物理学会主办,然后由夏科大和滨城化物所承办,编委要么是夏科大的教授,要么是滨城化物所的研究员,更多的还是在两家单位兼职。

    所以收到滨城物化所副研究员陈燕开的来邮,并不稀奇。

    “副研究员,唔,相当于副教授。”杜恪想着,已经开始阅读邮件,邮件内容并不多,主要是陈燕开说自己看完杜恪的三篇论文,深受启发,觉得电子流理论很有趣,他有一些灵感想要深入思考,希望能与杜恪一起共同研究电子流理论,最好能相互讨论。

    大致的含义,就是说,电子流理论不错,他决定跟了。

    勉强算是一种“科研竞争”。

    就像当年曹原研究出魔角石墨烯,论文才发表出来,随后几个月,就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跟着发表了重要论文,投入到魔角石墨烯的研究之中。一个好的思路固然重要,但往往真正研究出重要结果的,并非发现思路的这个人,一个人杀穿一条路太难了。

    但。

    杜恪觉得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怪物,迟早要一个人杀穿电子流理论。

    当然这不妨碍他欢迎其他研究人员加入,为电子流理论摇旗呐喊,于是给陈燕开回复邮件:“欢迎陈研究员参与,电子流理论是我不成熟的设想,能得到各位同道的认可,我本人很高兴,希望今后可以互相讨论借鉴,共同将电子流理论发扬光大。”

    随后几封邮件,都是类似的内容,有化工大学的教授,也有研究所的研究员,甚至还有一位在读博士生。

    不过总体来说,都是些不出名的角色,没有什么业内大拿参与。

    看完邮件之后,他又点开《化学物理学报》的网站,找到自己的第一篇论文,然后点进去查看阅读人数与比例。论文后面有网站自己附带的模型图,可以实时观察到阅读人数,这些阅读人数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只看了摘要,一类是阅读了全文,还有一类是下载了文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