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迁岛民入内陆? (第2/3页)
州府大都比较富裕,这笔支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修建堡垒也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期间万一倭寇来袭,他们依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太被动了!这是李节对这第一条的看法,对倭寇光是采取守势是不行的,毕竟你防守的再严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漏洞,而且你可以防守一年、两年,撑死了十年八年,但不可能永远的被动防守下去,所以后来的倭寇才会越闹越厉害。
想到上面这些,李节也是暗自摇头,随后他又看向第二条,不过当看到这一条时,他却“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脸坚决的抬头道:“这条我不同意!”
“什么你不同意?”正在悠闲的品茶的汤和闻言也是一愣道,他让李节看这分文书,主要还是走个过场,毕竟李节是副使,这些事情也需要让他表个态,却没想到李节竟然出言反对。
“将沿海岛民内迁,这简直就是断绝百姓的生路,到底是谁想出的这种办法?”李节也气恼的指着文书上的第二条道。
这份加强海防的第二条简直超出李节的想像,因为它竟然是让岛民内迁,下面还列出哪些地方需要迁移,比如舟山岛,岛上的百姓有一万多户,将近四万多人,竟然要全都迁到浙东各县,只剩下一个昌国卫驻守,这简直就是在断绝百姓的活路,毕竟这些百姓靠海为生,离开了家乡,又该如何生活?
“这办法怎么了,沿海有人与倭寇勾结,老子才想这么一个办法,将他们全都内迁,到时看还有谁能倭寇通风报信?”汤和闻言也是眼睛一瞪道,这个办法可是他亲自想出来的,本来他对自己的机智还十分得意,却没想到李节竟然如此反对。
“您这是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沿海有人与倭寇私通,就把沿海一带的百姓全都迁到内地去,这些人靠海为生,去了内地如何生活?另外又要怎么安置他们?这些全都是问题啊!”李节实在是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哼,老子这是一举两得,沿海一带没了百姓,倭寇也就抢无可抢,到时饿也能饿死他们!”汤和却是眼睛一瞪,十分固执的道。
迁移沿海百姓到内地,这个政策在后世人看来可能十分的离谱,但在历史上却真实发生了,而且正是朱元璋和汤和做出的决定,比如以舟山为例,岛上三万多人全都迁到浙东甚至是凤阳,只留下昌国卫的几千人用于防备倭寇之用。
“我……”李节听到汤和的话也气的想骂人,他也是第一次发现,汤和这老头简直太固执了,和他讲道理根本说不通。
“汤爷爷,沐讲大师那边说不定很快就有消息,到时若是能查到倭寇的老巢,将他们一举剿灭,到时也就不用再迁移百姓了,毕竟这种劳民伤财之事,除非逼不得已,否则还是不要做为好!”李节最后还是强忍着怒火,再次软言劝说道。
“不行,就算张定边真的能找到倭寇老巢,可是清剿了这一批,难保日后还会出现另一批倭寇,为长久计,迁移百姓进入内陆才是正理!”汤和却是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