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余则成”式的好同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七章 “余则成”式的好同志 (第2/3页)

,党报官媒率先刊登了对《潜伏》的评价:谍战剧的水准之作!

    官媒下场,其他媒体就更不用说了,纷纷跟进,大唱赞歌。

    自上而下,短短几天,《潜伏》和余则成就成了热门的社会话题。打个比方,有点象后世的《人民的名义》那种情况。

    一时间,网上也充斥着类似什么《从潜伏看办公室政治》、《以“信仰”的名义——论电视剧潜伏》、《人要终于信仰,而不是终于组织》、《李涯比不上余则成,因为后者有信仰》等等各种小作文。

    当然也难免少不了同行的衬托。没办法《保密局的枪声》实在太烂,一不留神就成了《潜伏》的垫脚石。网上的各种评论时不时就会把《保密局的枪声》拿出来鞭尸。

    搞的老高非常郁闷,就连跟贺新商量《风声》剧本的时候,都忍不住吐槽了一番。

    说起来他也挺冤枉的,他导演这部剧最初就是想挣一笔快钱,说到底还是《东京审判》太坑,把他这几年的积蓄全都搭进去了。没办法,总是要恰饭的。

    这部剧从一开始剧本啥的都早就已经弄好了,虽然他当时就觉得剧本不靠谱,但已经没有时间再修改了,只得硬着头皮把这部剧拍完。

    两部剧一前一后,前者都快被观众骂出翔来了,而后者却大火。

    在演员的表演没有大毛病的前提下,对电视剧而言,说穿了,最重要的还是剧本。

    《潜伏》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说这部剧的题材有多么的新颖,在大体思路上还是传统的地下党、捉特务的套路,跟《保密局的枪声》是一个路子。特务、情报员、阴谋阳谋、暴力刑讯,当然还有复杂的人物形象以及正面人物身处困境时候展示的精神信仰的力量,构成全部的元素!

    但是相比《保密局的枪声》故事情节的拖沓、弱智,《潜伏》却把这种老套路的各个细节做到了极致。

    《潜伏》的剧本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每集的前10分钟一般都有一个小悬念,接近中间处解决,再设一个大悬念,快到末尾处解决,结尾再留一个钩子。一个手雷作为伏笔,从第二集埋下,一直到最后几集又用上了,设计很精巧!

    主角余则成,首先是一位军统特务。出身特务处青浦训练班,一心想的是抗日、保家卫国,不是反共,他跟李涯不一样,李涯的信仰就是党国利益!

    所以,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国民党迅速腐化,余则成的理想和目标消失了。他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他走过后半生,原本以为和左蓝的爱情可以支撑得住,可是,左蓝消失了!

    此时,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追随戴老板反共救国,要么爱屋及乌选择自己爱的人选择的事业和主义。

    但是,因为他看透了上层的腐败,让前者没了意义,他只能选择后者!

    《潜伏》的节奏很快,第一集,吕总方的死,让他感受到这种信仰初啼的力量,之后,有安排了一些列剧情巩固它:比如克公让他以“安全为重,如果遇到重大危机,可以停止工作你,进入休眠期,拒绝联络员的呼叫”,让他感受到了和军统不一样的关怀。

    之后的剧情,秋季同志为了保护他咬舌自尽,左蓝再次出现然后牺牲,翠平在情感上给予的支持等等。

    结尾处,安排了廖三民为了保护他牺牲,还有电台的深情呼叫,让他对信仰不可动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