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自信和自信 (第2/3页)
,观众是选择看深奥、难懂的《太阳》,还是选择看简单、惊险、纯粹感官刺激的海外片,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虽说《双驴记》在威尼斯拿了评委会大奖,但那又这么样呢?去年贾科长还拿了金狮奖呢,他的《三峡好人》在国内上映了三天就下架了,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三峡好人》没有豪华的场景、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华丽的题词,有的只是残垣断壁、普通人生和平淡对话,更没什么宣传,这样的结果似乎意料之中。
纵然如今《双驴记》炒的很热,博纳方面还要源源不断投入宣传资源,而且片子里的故事情节较一般的沉闷的文艺片看起来要更加有趣。
可文艺片毕竟是文艺片,改变不了相对小众的现实,放眼全世界都是如此。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楼烨的《紫蝴蝶》,就算同时有当红的章紫怡、冯元征和他本人加持,但最后的票房堪堪只有300万。
所以贺新对《双驴记》在国内的票房期望不高,能有个一千多万的票房,收回成本,海外收益净赚,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如今这个计划,显然是把这部文艺片当做商业片的阵势来宣传。相比《双驴记》的票房,他更担心自己的档期。之前就因为程好的意外受伤,就已经耽搁了一个星期,如今因为宣传又要多搭进去一个星期,完全打乱了他的档期安排。
“我们也没希望《双驴记》能够复制《石头》的奇迹,但是至少票房数字要好看点,这对我们公司很重要。”于东摊着手道。
于东的意思,贺新多少有点明白。自从博纳完成了首轮融资,背靠保利这样的大老板,哪怕《太阳》亏损,也不会伤及多少皮毛。但于东更看重的是业绩的亮眼,因为这个关系到保利博纳今后能否顺利的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博纳一心想谋求海外上市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我们做过市场调查,正是因为《太阳》的评论不佳,观众对《双驴记》的期待值很高,我们对《双驴记》的票房预测还是乐观的,很有必要加强宣传攻势。所以,兄弟,只有辛苦你了。”
于东说起外界对《太阳》的评价不佳难免一脸郁闷。作为曾经的文艺青年他对姜闻的这部新作,从一开始就很好看,虽然之前在威尼斯铩羽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但还是期望能够在国内打个翻身仗,毕竟姜闻之前有过成功的例子。但是以现在惨淡的票房,他甚至认为国内观众的审美观产生了严重的下滑。迅读网
包括之前他硬着头皮说什么争论是好事,能够提高关注度。但现在看来,所谓的好评都是来自于评论界的自嗨,而在观众群体就是一边倒的看不懂、不好看。
“于总说的没错,《双驴记》在国内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就算是文艺片,前年《如果爱》和《千里走单骑》都拿到了三千万的票房,我觉得《双驴记》比这两部片子要好看。”小豆丁也跟着帮腔道。
“那是你觉得,我要的是观众觉得。”
贺新没好声气的怼了她一句,同时也瞟了于东一眼。毕竟于东当时也觉得姜闻的《太阳》要胜过《双驴记》太多。
之前他一直觉得纳闷,象《太阳》这种实验性很强的文艺片成本高达六千万,居然还有人愿意为这部片子投资。哪怕导演是姜闻,这个风险太大了。
后来听了于东透露,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太阳》一开始的投资只有3000万,但投资方太合在投了1800万之后,发现片子拍了都没有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太合当然不干了,剩下的1200万也不投了。为此《太阳》还停拍了一段时间。
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都是这种情况,这是姜闻作为导演的一贯的尿性。就象后世《让子弹飞》站在把钱挣了之后,他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那句经典的反问:“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