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兵临城下 (第3/3页)
,与其说是“忠”,还不如说是“义”。
完全属于报恩!
赵破奴本人也从来不掩饰这一点,经常和别的匈奴人强调自己是个汉人,不愿与汉朝为敌。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还是赵破奴在平时的战斗中太过耀眼,居然没人因为这点对他不满!
尤其是赵信账下的其他胡人大将和首领,还经常用这件事和赵破奴开玩笑,仿佛他真的就是个把自己错认为汉人的匈奴青年!
就算有人不满赵破奴的身份认同问题,也都是用长辈教训小辈似的口气,苦口婆心的告诉他你就是大匈奴的勇士,和汉朝没关系。
哪怕他名字就叫“破奴”!
就连这次赵信奉命出击上谷郡,赵破奴再三表示不愿和汉人为敌,不想出战。
结果却还是被拉出来了!
还没有一个人觉得他有可能背叛,都认为这是一个让这小子认清自己“匈奴人”本质的好机会!
不可谓不神奇。
但想到赵信在大汉受到的礼遇,成了拥有实际领兵权的“前后左右”四将军中的“前将军”之外。
就连卫青这样的名将帅才,都放心在出击匈奴的时候,让赵信独领一军担负重要作战任务!
苏建当时还是赵信的部将,要听从赵信的军令调度你敢信!
赵信降汉,可是没递交投名状,和匈奴成为死敌的!
而赵信在被匈奴大部围攻之后,也果然就那么毫无心理负担的降而复叛了,可见这并非是刘彻和卫青识人英明,用人不疑。
现在,在赵破奴的身上,赵信作为一个降而复叛过的人,居然又重演了刘彻的那一幕。
可见人心有时候,就是那么神奇。
总而言之,赵破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先锋大将。
带领一万匈奴本部精锐,三万乌桓、东胡、康居等附庸部落骑兵,大举逼近居庸关。
就在唐奇和霍去病抵达居庸关,和卢芳成功会晤的当天。
被霍去病撒出去的羽林军斥候就匆匆回返,报告了重要军情。
“匈奴前锋,距此已不到一日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