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人人有书读 (第2/3页)
才慢慢变得完整,到了今天的程度?
并且也不是时间长就够的,譬如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学说。
要不就是理论太脱离于实践,要么就是只有方fa论而忽视了对世界宇宙的理解说明,导致天然瘸了一条腿而局限性太大。
甚至于像纵横家这样,实际上仅限于对某种职业的理论和时间指导。
都根本没办法抗衡来自竞争对手的攻歼。
到了现在,也就渐渐没落下去了。
如同儒墨之争一样,互相视为死敌,然而墨家的天生缺陷实在太大,根本不是儒家的对手,只能惨败。
所以只要唐奇不表现出对创立学派的欲望,以及和儒家争夺官方学说的野心,警惕也就仅仅只会是警惕。
甚至最擅长兼容并包的名儒们,搞不好还会起“兼并”的心思。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时代的限制,让不管是名儒还是黄老大家们,都没法肆无忌惮的打压“异端”。
放到后世试试?
不披个儒学的外袍,借用两句圣人之言做掩护的话。
《读本》恐怕刚一出世,就会被儒家赶尽杀绝!
还是那句话。
感谢老天让我穿越到了西汉,勉强赶上个百家争鸣的尾巴,给我省去了不知多少麻烦。
那边刘彻在肯定了唐奇的确没挖坑给他跳后,也就不再吝啬表态。
“《读本》上的东西是惊人了点,但也算不上大逆不道,列为禁书的话就不要再提了。”刘彻一锤定音,“再说这书里,不是也详细列出了各个理论的实验方法吗,诸位爱卿要有不服的,直接找唐先生辩论就是。”
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家学说为了争夺话语权,经常会当众辩论。
把对手说得哑口无言,是宣扬自家学说最好的手段。
刘彻虽然指定了儒学为官方学说,但顾及到维持稳定的需要,并没有禁止其他学派的传人找儒士辩论。
而众官员听了这话,也只能暂时隐忍下来。
继续纠缠下去,岂不是表示不敢和唐奇正大光明辩论,只能以势压人?
制止了百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