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 失心疯 (第3/3页)
刘彻和卫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些许怀念。
仿佛约摸一年之前,仙岛初遇之时的唐奇!
沐浴在各式各样的目光下,唐奇缓缓登上水泥讲坛,朝周围做了个四方礼,姿态端庄,半点都不怯场。
让许多暗藏不满的老学究也不禁点头。
光看这姿态,已然有了为人师表的模样。
“今日,我给诸位讲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我师门传承代代,祖祖辈辈治学的信念!”
唐奇掷地有声,一句话就令人忍不住挺起脊背。
“它就叫——格物致知!”
嗯?
在场学儒之人,闻言不禁眼前一亮。
道、法、墨等学派之人,则忍不住皱起眉头。
“格物致知”,此言一听就出自于《礼记·太学》,其中记载的儒家治学理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对前二者的解释——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唐奇宣讲学问,为何要用儒家典籍中的言论作为开篇?
还特地说是他师门代代传承的治学理念。
莫非唐奇背后的师门,和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时间,众人浮想联翩。
唐奇却没在意底下众人的表情,继续昂然道。
“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
“此所谓——格物致知!”
一片寂静。
短短一段话,其中信息量之大,就算是阁楼上如董仲舒、公孙弘等人,都不由得凝眉细思。
讲坛上的唐奇也适时停顿,给众人消化的空间。
他选择“格物致知”来代替“科学”作为表示,不是没有理由的。
毕竟有儒学的铺垫在前,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当然了,由于时代的红利,“格物致知”究竟做何解,唐奇就要当仁不让的做这个解释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