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忙碌又悠闲的时光 (第2/3页)
直接在板车上就被抢购一空。
数着手里的毛票,整的零的,一共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后山稍微吃好一点,都不够一顿早点钱。
可是,在这个年代,十五块钱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
他上大学,一个月补助也才十八块钱。
来大栅栏已经四五趟了,第一天,苦等了半天顾客,第二天之后,则是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好好逛一逛这八十年代的大栅栏。
今天总算是有时间,也有心情了。
早上,大栅栏有一个早市。
八十年代的大栅栏,街道很窄,人非常多,显得非常拥挤,基本上就是人挤人,人挨人。
路边卖东西的自然也多!
有进城卖菜的农民,也有各种小商贩,买水果的,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电子手表的,还有收票,卖票的。
收票,收的是各种票据,粮票、肉票、油票、布票、糖果票、酒票、煤炭票、工业票、外汇卷,只要你能想到的票,这里都有收的,也都有卖的。
路两边则是各种商店,卖帽子的马聚源、卖鞋的内联升、卖衣服的八大祥、六必居的酱菜店、荣宝斋的文房四宝,还有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还有一品斋、步瀛斋、聚顺和、长乘魁等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走在大栅栏的街道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争吵声,各种声音嘈杂在一起,汇聚成一副盛世乐章。
张俊平在大栅栏逛了近一个小时,就买了一条鲜活的大鲤鱼,足有三斤多重,用草绳穿过鱼鳃拎在手里。
心情不错!
大栅栏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心里踏实。
看看时间,感觉邮局该上班了,张俊平才漫步往邮局走去。
依然是昨天那位大姐,此时正忙着收邮件包裹。
张俊平等了一会,等她忙完,才上前“大姐,钱我带来了,昨天的邮票还在吗?”
“哟!来的挺早啊!邮票都给你留着呢!”大姐看到张俊平,爽朗的一笑,转身拿出两版邮票。
看得出,确实是专门给张俊平留着的,两版鸡票和狗票专门放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