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第十章 考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考功 (第2/3页)

五百人直冲敌阵,身先士卒,舞锤奋击,连杀波斯军校数人,最终动摇敌士气,几乎全歼了这股精兵。

    阿赖山脚下,敌军再度聚集起了一支断后部队,意图掩护主力撤退。李嗣源单骑冲阵,生擒一百夫长而回,大夏禁军在他勇猛的鼓舞下,全员都“燃”了起来,鼓噪而进,杀得波斯人溃不成军,坠落山谷者不计其数,辎重、羊马、财宝、车辆遗弃了一路。

    凭借这两战,李嗣源得了一个荫庇名额,他给了儿子李从荣,这次也在放官名单内,直授滑州白马县令,比进士的初授官位还高。

    你若堵塞了这条门路,人家还愿意拼命吗?别说给钱,钱的激励还不够大。

    人家战场上豁出命去,斩将夺旗、力挽狂澜,给朝廷做出的贡献,可不一定比你小啊!

    这样的人物,只给钱合适吗?

    你若苛待他们,早晚会付出代价,京城让人一锅烩了也不是不可能。

    相反,如果承认军功的尊贵,那么就会激励更多的李嗣源出现,你的部队就会让人胆寒。

    军功之外,还有其他几条渠道。

    政治,其实就是分蛋糕的艺术。你选择了谁,放弃了谁,减少了谁的利益,增加了谁的好处,结果都会显现出来。

    “进士日渐式微……”签完字后,萧蘧端起茶碗,觉得有点可惜。

    当然,也没那么可惜。

    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做官不一定靠科举。

    与皇室联姻,就是一条路子。

    培养一些文武双全的人去边塞立功,也是一条路子。

    即便科举,他们的优势也很大。

    萧氏这一次就有一个人中进士,一个人中了农科。天地良心,萧蘧没打过招呼,也没法打招呼,人家是靠自己本事考中的。

    几百上千口人的大家族,总会有几个聪慧的,倾尽全力培养,如果运气好,就考上了。

    “太子到哪里了?”赵光逢突然问道。

    萧蘧微微一笑,道:“在南京巡视,听闻去了司农寺的衙署。他们在江中小岛上培育瓜果,太子很感兴趣。”

    赵光逢拱了拱手。

    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说这么多,已经够了。

    “放官的农科学子,着考功司员外郎慎重评判。”赵光逢对前来接名单中书省令史说道。

    “遵命。”令史稍稍等了一会,见萧蘧没有说什么,便离开了。

    考功司是吏部的一个下属机构。

    每年年中,诸州别驾或长史先召集辖区内官员,当众宣读每个人前一年的功过,议其优劣,评定等级。

    当众宣读之时,如果有异议,可当场提出,然后“众议”。

    考评共分九等,评定结束后,刺史审核无误,由朝集使带至京城,递交给门下省。

    以上是外官。

    在京朝官的功过评定同理,由各衙署主官负责,提交门下省。

    门下省再转发吏部考功司。

    考功司郎中最终确定在京朝官的功过等级,员外郎负责诸道州外官功过的评判。

    天子指定“京官位望高者二人”——一般是宰相——检校、复核这两位的评判。

    又有给事中一人,监督京官的考评、审核过程;中书舍人一位,监督外官的考评、审核过程,并记录在案。

    制度是严密的,有人评判,有人审核,有人监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