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第六十三章 扬子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扬子宫 (第3/3页)

飞快地在每一份上批阅“可”,随后便让人快马发回洛阳,尽快落实。

    ******

    四月十三日,邵树德入住了南京扬子宫。

    宫城有殿室千余间,算是比较小的了,即便在陪都里面,都算小的。

    主殿为临华殿,算是扬子宫举办朝会之所。

    邵树德在宫殿内外转了一圈,发现周围已经预留了相当一部分空地,以待未来扩建之用。

    再往外延伸,就是一片荒郊野岭了。偶有村社点缀,总体看起来还是比较荒凉。

    宫城南侧的空地上,还规划了一条条街巷。

    是的,南京城现在采用的算是半里坊、半街巷制。

    街巷制主要位于商业区,也有百姓居住。

    里坊则用来修建各种规格的宅子,相当一部分攥在朝廷手中,免费借给调任南京的高级官员居住,卸任后收回。

    有时候也会拿来做赏赐,给立下大功的武夫或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文官。

    达官贵人们也开始在南京购地起屋,用作自宅。

    这也是老传统了。

    万一哪天圣人兴致起来,决定在南京住个几年,他们随驾过来上朝、办公,没有宅子是很麻烦的事情。

    “当年修建宫城的俘虏都释放了吧?”邵树德问道。

    “皆已发往辽东,赦为百姓。”中书侍郎萧蘧回道。

    “最后剩多少人?”

    “三万八千余众。”

    邵树德点了点头,道:“卿办得不错。”

    十万长和俘虏,到最后只剩三四万人迁往辽东落籍,成为民户,过程是十分惨烈的。

    至于为何不把他们送回家乡,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妻子已经有了新丈夫,儿女管别人叫爹了,放回去不合适,还是去辽东吧,好好生活,热爱生活。

    “宫城修建就到此为止吧,不宜扩建了。”邵树德转完一圈后,说道:“后代天子,可能幸长安、幸北平,大概不会来江宁府了。修得好,纯属浪费。”

    萧蘧深以为然。

    后代天子,可能心血来潮的时候来南京走一走、看一看,但不太可能长期在这理政办公。毕竟这不是南朝,国家重心始终在北方。

    另外,就本心而言,萧蘧也不希望南京宫城修得有多气派、多恢弘。

    金陵王气,自隋代死死清理、压制后,已经黯然转淡,没必要再去恢复了。

    而且,朝廷在这一片的军事力量较为薄弱。

    江宁府最大的一股军力,竟然是五千州兵,镇压叛乱都不一定够用——如果有的话。

    说难听点,将来如果有人在江南起事,攻破南京,你修的宫城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

    说穿了,在萧蘧的心目中,还是“北方本位制”,天然对南方不信任,这也是自隋代以来的一贯态度了——你们负责输送钱粮就行了,其他事情不要插手,朝廷自有计较。

    “召江东道诸州刺史、耆老前来临华殿觐见吧。”邵树德说道:“朕这几日哪也不去,就在扬子宫,听听他们的意见。”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