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如切如磋 (第2/3页)
闻陛下虽不常作诗,却出口成诵。能得陛下斧正,臣荣幸之至。”
“你听过我的诗?”
“听裴潜说过。此外,臣亦与蔡琰通书信时,也听她提起过。”
刘协没有再说什么,随即问起了当初蔡邕送给王粲的书。
那些都是难得的典籍,蔡琰一直想收回,哪怕是派人抄一遍都是好的。
王粲知道,现在他最佳的入仕捷径就是与蔡邕的师生关系,早有准备。那些书,他一直保存得很好,这次也带到南阳来了。
刘协听了,顺势邀请王粲入仕,为著作郎,第一个任务就是整理蔡邕的藏书,择其紧要,由南阳印坊刻版印行。
王粲有些失望。
他最想做的不是著作郎,而是天子身边近侍,最好是散骑。
他听裴潜说过,现在最受重视的不是尚书、郎官之类,而是散骑。
只是散骑要求文武双全,他达不到要求,只能求而其次,做天子近侍,处理文书机要。他有过目不忘之才,这样的岗位最适合不过。
但他没敢拒绝,著作郎就著作郎吧,先入仕再说。等这个任务完成了,天子满意,也许会给他更好的机会。
王粲躬身而退。
刘协将王粲的失望看在眼里,却没说破。
他知道王粲不满意著作郎这个职务,但他从来就没打算让王粲满意。
凭什么要让你满意?
我觉得你就适合干这个。
——
王粲出了门,秦宓还在外面等着,只是面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两人相约出了门,一起去隔壁的司徒府。
秦宓去上计,王粲去赴任。
著作郎归太史台,由九卿之首太常负责,又归司徒府指挥。
秦宓一问,才知道王粲见驾之后,已经被授了官。虽然只是著作郎,对他来说,也是难得的恩典,便不禁多问了几句。
王粲嘴上谦虚着,胸脯却不由自主的挺了起来,把自己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秦宓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竟是名臣王龚、王畅的后人,自身的才华更是过人,年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