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傻孩子的妈妈 (第2/3页)
“是啊!早上起来就叫妈妈了。”
陶桃夹起一个金黄的鸡蛋,“乐乐,这是什么?”
“鸡蛋。”
“你想吃吗?”
乐乐一边点头一边道:“想吃。”
陶桃这才把煎鸡蛋放进乐乐面前的小碗里。
其他油条豆浆也是这样,陶桃利用乐乐想吃这些东西的心理,引导他说话互动。
吃过饭,陶桃就陪着两个孩子玩认字的游戏,她出字牌,让两个孩子认,谁认识的字多,就奖励他一颗糖,谁能够把认识的那些字组合成一句话,谁就能够得到一个玩具的奖励。
结果,乐乐认识的字竟然比欢欢认识的还多,所以乐乐得到了一颗糖的奖励。
但是把那些一个个的字组合成一句话的时候,欢欢明显要比乐乐组合成的句子要多。
反复几次都是这样。
渐渐的,乐乐在冥思苦想之后,也能够把字组合成通顺的一句话。
两个孩子都对这种游戏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的认字,组句,开始的时候,是为了赢奖品,后来,是对此着迷了。
所以,枯燥的识字,变成了趣味无穷的组字游戏。
陶桃也从刚刚开始的简单的字和句,增加到稍微有点复杂的字和句。
两个孩子用这种方式,不仅快速认识了许多字,还通过组句,加深了这些字的记忆和应用。
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还有互动反应的敏锐度。
陶桃告诉欢欢,让她多带着乐乐玩儿,多跟他说说话,所以陶桃没空或者去做饭的时候,欢欢接替陶桃,带着乐乐玩儿。
就这样,陶桃利用生活中身边的人,还有认字过程中奖励的诱惑,时时处处引导乐乐跟别人互动。
因为及时的引导和刺激,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乐乐变化挺大的,他从之前那个懵懵懂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听到别人说话并且能够作出反应的孩子。
到了周一,小晴来了以后,她都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