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收网捞大鱼(终) (第3/3页)
伞和一条长长的横幅赠给了郭少庭,是那数十个车主的联合签名。
两人用男人的方式拥抱了一下,从此便各自踏上了行程。
澜宁县的这场风暴刮得很猛,席卷了全国范围。中科院下派了数十个考察队研究全国的矿物结构和组成,为中国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矿产资源摸底。双日企的工厂仅仅停了半个多月,同为华夏集团附属公司的万燕科技入驻腾龙市,引起腾龙市一片欢腾。代理市委书记市长万有年与万燕执行总裁王海涛进行了投资意向的交谈,王海涛换了一个身份后再次出现在澜宁官场,只是他现在的身份却是美籍华人。万燕科技将用成立生产基地为筹码换得了日企工厂的使用权,并招收原来工厂的老工人回厂,让秦牧赢得了莫大的声誉。
等到这场风波渐渐在时间的流逝下沉淀,当腾龙市内开始进入新的改革历程,一系列人事的变更开始了。
93年6月,腾龙市市委书记靳沧江因工作突出,成绩斐然,上调省城,担任省政法委副书记,司职三把手。原腾龙市市长万有年代理市委书记,原腾龙市第一副书记裴永清担任代理市长,京城下放干部房中华担任腾龙市第一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原政法委书记调任另有他用。
这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中也透着深深的战略和妥协的味道,尤其是京城来的房中华,他是另外一个派系的中坚人物。作为在北辽省没什么势力的派系,房中华的到来无疑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含义。在腾龙市内,中坚的秦系干部已经不存在了,秦老爷子想保住靳沧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腾龙市发生小震动,风暴中心澜宁县自然会更加的激烈,只不过这次却没有在外面调来人员,而是本地提升,也深深符合秦牧向老爷子透露的“澜宁县要稳”的解决思路。
原市委书记周文斌因年事问题,不适合继续担当如此重要的职务,加上隐性的因素,在这场风暴中发号施令的是周文斌,他自然成了一个牺牲品,被调往腾龙市工会养老去了。陈东升提升为代理书记,原政法委书记李中原担任代理县长,原第一副书记秦牧官位不动,只是工作中心转往发展经济。
这也是老爷子妥协下的坚持,若是把秦牧放到省里的科室还好说点,雪藏三年下放至少还能担任副书记,但若是送到市里,秦牧若再下来恐怕要从镇级干部做起,这就有点让人不能接受了。更何况,进入科室单位必然会磨砺人的锋角,老爷子不希望秦牧如此年轻就失去了锐气,二十三岁的年龄正是敢打敢拼的时候,断断不该被科室那种喝茶水聊天的日子淡化了斗志。对方已经获得不小的利益,对秦老爷子的坚持也没有太多的意见,政治上的妥协与交锋,让双方获得了最佳的平衡点。
九三年,秦牧二十三岁,政治生命才刚刚起步。就在六月底北辽天气变得有些炎热的时候,秦牧迎来了一个他很不想见到的人物。
(大鱼没捞到,想必很多人会骂老瓜,可是官场上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妥协,或许老瓜文笔有限,让大家失望了。但是,大鱼始终是鱼,终究是要被人吃到肚子里面的。)
(推荐朋友新书《亘古第一》《我二哥的江湖人生》《武尊》《气破星河》)
~